人·两次履新“大管家”

晋照祥,76岁,芦山县思延镇草坪村村民。现居住于灾后重建新修的思延镇侨爱新村聚居点。历任侨爱新村自建委主任和自管委副主任,这两个职位都是无报酬的志愿岗位。当地人尊称他为“晋大爷”。

阅读全文

  “4·20”芦山强烈地震后,雅安需要重建11万多套房屋。显然,政府“大包干”的思路难以应对这一涉及人口超过130万的“海量”重建任务。

  “自建委”——一种新的模式应运而生。

  在灾区,倒塌房屋采取统规联建的方式重建,由政府统一规划新村聚居点,政府投入资金建设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地上房屋建筑则由村民自行承担建设费用。紧接着,由全体联建户村民选举业主代表,组成农房重建自建委员会,承担建设布局、材料选择、建造价格谈判、矛盾纠纷协调等一系列工作。同时,建房中的质量监督、资金监管等事宜,也由业主商议决定。



  2015年,晋照祥(左)在新村重建现场与施工方交换意见



  灾后重建的白伙新村

  “自建委”模式发源于芦山县芦阳街道黎明新村,这是震后第一个开工建设的新村聚居点。

  然而,另一个新村同样受到媒体青睐。人民日报、新华社、四川日报的记者曾多次走进芦山县思延镇侨爱新村,采访这里的农房重建。

  大爷“上任”

  “侨爱新村只是一个聚居点,有222户。这里的住户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农房重建的村民,二是地震后因为新建国道351线和现代农业园区需要搬迁的村民。”6月11日,晋照祥在思延镇草坪村村委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草坪村村委会设在侨爱新村一幢二层楼的办公房里。晋照祥在102房间办公,他在这间多人办公的房间里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办公桌。

  然而重建之初,一切都是从零开始。2013年,当年已经68岁的晋照祥被村民推选为侨爱新村自建委主任,他意识到,布满钢筋水泥的工地就是他每天要去的“办公室”。

  “为什么会选我?因为我懂行,大家信任我。我退休前在水电站工程管理科上班。相比管理水电站工地、修建大坝和隧洞,民用建筑相对简单。”晋照祥说。

  自建委由数位村民代表组成,晋照祥在里面年纪最大,村民和村干部都习惯称呼他“晋大爷”。

  晋大爷得到信任的另一个原因是,作为草坪村村民,他和两个儿子的房子也在地震中被震垮了。他既要代表村民,也要代表自己和家人,见证新的住所拔地而起。

  忙碌时刻

  早上7点过出门,晚上7点过回到临时搭建的过渡安置房,每天10多个小时都耗在工地上。这是晋照祥任自建委主任期间的工作状况。

  “每做一道工序,必须要经过我们验收。合格了,才准做下一道工序。比如,开挖基础,要看挖得够不够深。够了,我们才签字。然后,才能布钢筋。钢筋布了,要看是不是按标准布的,根数少没有。没有少,才准进行下一道工序,开始浇筑……”

  “施工方在我们这儿要工钱,我们就要给他核算这个月做了多少工程量。特别是材料进场,我们也要监督,是不是大厂的钢筋,小厂钢筋和大厂钢筯一吨相差好几百块钱……一幢房子用多少材料,我们都有数。”

  “不光我们管理,政府还派有监理过来,省上派有工程援建队专家,几重管理。虽然十全十美不可能,但绝对没有偷工减料……”

  回忆起在工地上的那段日子,晋照祥如数家珍。

  2015年,芦山强烈地震两周年之际,新华社在一篇报道中这样写到,老头儿天天跑工地,成为让建筑商和施工队最头痛的监督者。两年来,晋照祥瘦了十多斤,他不停“挑刺儿”,最终确保了重建房屋的质量过硬。

  再次“履新”

  侨爱新村最早一批住户2015年春节搬进新房。

  雅安市于2017年7月20日正式颁布施行《雅安市新村聚居点管理条例》。这是雅安市成为全省首批获得行使地方立法权的设区市后,制定的第一部实体性法规。

  《条例》的核心是确立“新村聚居点管理应当坚持政府引导、居民主体、民主管理、自我服务”的原则,并提出“新村聚居点应当成立自主管理委员会,负责新村聚居点日常管理工作”。

  作为在党组织领导下实现群众自决的方式,“自建委”曾在灾后农房重建中发挥积极作用。现在,一种新的群众自治产物——在“自建委”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自管委”——以立法的方式将这一民间智慧固化下来。

  侨爱新村自管委成立于2018年,委员会由5人组成,草坪村党支部书记任主任,晋照祥被选为副主任。

  “城里的小区有物业公司管,我们的新村聚居点有自管委管。”晋照祥一句话道明自管委的作用。

  “才搬进来的时候,有些村民不听招呼。”晋照祥压低声音说,“比如私搭乱建,微菜园里种高秆农作物,玉米、四季豆。《条例》明确规定不允许的,我们就要照《条例》取缔。开头不要给他闹,给他善说。先做工作,‘你住在小区,就要服从小区管理,你又不是在外面单家独户’。不听?实在不听,就组织人,一起给他把高秆作物砍了……还是有点得罪人。”

  不过,令晋照祥感到欣慰的是,时间一长,一磨合下来,“基本没有哪个‘扯筋割裂’,邻里关系比较和睦”。这样一来,比起自建委时期,晋照祥觉得自管委期间的工作“不见得忙”。

  但晋照祥的妻子依然对他有所抱怨:“闲是闲下来了,但他就是不爱运动。”

  妻子每天傍晚都会去新村的小广场跳广场舞。同时,这里还有一群打太极拳、跳健身操的。

  晋照祥时不时会来,乐呵呵地帮大家放一放音乐。

  本报记者 黄昆 熊蕊 程普 高晓军/文 本报记者 郝立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