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9-01 08:58:22 雅安日报
翻开雅安地图,人们可以清晰看到两条水系贯穿全域。南侧,大渡河东西向穿过;北侧,青衣江流域覆盖四县两区。大渡河与青衣江将整个雅安联系在一起,贯穿了雅安人的生活。
人类沿河而居,城市因河而建,文明伴河而生,文化由河而兴。随着大渡河与青衣江两大水系在雅州大地上蔓延,雅安这座城市逐渐兴起。
河流孕育文明起源
大渡河 王昌义摄
雅安境内出现人类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发现于汉源的“富林文化”是中国南方旧石器晚期的重要文化遗址。
“富林文化”,就出现在大渡河边。
1962年和1974年,中国文物专家先后在大渡河畔的汉源县富林镇进行文物发掘,出土石核、石匕、石锤等石器5000余件,动物化石、碎骨、臼齿和植物化石板栗、香叶等若干件,此外还有木炭、灰烬、烧骨等用火遗迹,文化内涵独特。
这是我国南方发现的第一个公元前10万年至1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1977年正式命名为“富林文化”。
大地头、麦坪、姜家屋基、摆鱼遗址、狮子山遗址……在瀑布沟电站抢救性文物考古发掘中,大渡河流域一个开阔的坝子——大树镇,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在众多遗址的对岸,考古学家又在汉源县桃坪遗址发现了18座西汉至明清的墓葬、3个商代祭祀坑,并出土了大量陪葬品。
一水中流,古渡遥望。汉源葫芦岩畔的市荣桃坪,与一河之隔的大树坝子千顷绿畴,共同凝望着古老的“南方丝绸之路”跨过波涛汹涌的大渡河。
青衣江 资料图片
大渡河流域出现人类活动痕迹后,北边的青衣江流域也迎来了人类的“光临”。
20世纪50年代,居住在雨城区原沙溪村的村民们走进乱石堆,不时会发现一些有着明显打磨痕迹的石块,村民称呼这些石块叫“石锄头”,即考古界中所说的经过打磨的“有肩石器”。
1985年8月,原雅安地区文管所在沙溪村一基建工地采集到一批石器和陶片,并发现文化层堆积,遂断定为一古代遗址。9月开始,配合基建工程对该遗址进行了实地勘查和抢救性发掘。沙溪遗址也因此“重见天日”。
雅安沙溪遗址是一处比较重要的早期蜀文化遗存,这些文物证实了中国西南山地是亚洲人类出现最早的地区之一,从旧石器时代的“元谋直立人”到新石器时代不同文化遗址的发现,显示西南山地在经历更新世(距今约180万年至1万年)之后仍然保持完好的生态环境,为远古先民的生存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
自此,雅安一南一北,人类依靠着两条大河生息繁衍,伴随奔腾的河流创造着独属雅安的灿烂文明。
城市伴随河流而兴
姜城 资料图片
《管子·乘马》云,“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这是中国人选址建城的智慧。
魏晋南北朝以前的史书中,青衣江也叫青衣水,青衣水得名于青衣羌国。青衣羌国大约在公元前816年建立,最初涵盖今雨城、芦山、名山,后来扩展到宝兴、天全、峨眉、乐山等地。
《汉书》记载,“至天汉四年,并蜀为西部,置两部尉,一居旄牛,主徼外夷;一居青衣,主汉人。旄牛、青衣并今蜀郡之西。”
在后来的日子里,青衣羌国逐渐消散在历史的风尘之中,身着绣花青黑袍的羌人部落一路跋涉,在青衣江畔安营扎寨,与这里的笮人、汉人融为一体,共同生活的印记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三国时期,姜维屯兵芦山。如今,芦山被称为“姜城”便始于此。芦山县城,两河汇流,左曰龙门河,右曰清源河,会于县城西南隅,合称芦山河。南流20余里,地名三江口,与灵关河汇合。再经二十里,至飞仙关,合天全河。
传说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星殒五丈原后,西南边郡的部族时常叛乱,成为蜀汉的心腹之患。后来,汶山部族反叛,汉嘉(即现在芦山县一带)青羌诸部纷纷响应。而汶山、汉嘉为成都西北、西南之屏障。其中,汉嘉地处青衣河谷,素来富庶,是姜维封地。为长治久安,于是姜维令参军向充率领三千士兵先出临邛,把住西山(蒙山一脉)。后又通过古道南下,穿越八步关,进入汉嘉腹地。后来,姜维平定汶山,亲率大军移师汉嘉。姜维进入汉嘉后,发现蜀西重镇阳嘉(现在的芦山县城)城垣残破,不能长久防守,于是命令大军重新修筑城垣。新建之城分为内、外两城,内城是太守府第,外城供百姓居住。这便是后世所称的姜城。
今天的芦山,还有着众多纪念姜维的祠庙,最著名且至今仍保存于世的县城南街“汉姜侯祠”,祠内现存建筑包括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的“汉姜侯祠牌坊”“平襄楼”(姜庆楼)和楼后的明代建筑姜侯祠大殿。
河流滋养城市成长
国道108线上,车流不断。穿过一条窄窄的小巷,再往前约100米,是一片田地。
两块石碑竖立在田畴间。一块较大的石碑上刻有“严道城址”,落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时间是2006年5月15日。另一块较小的石碑上刻有“严道古城遗址”,落款为四川省人民政府。
这是一处保存完整的汉代古城遗址,古城地处中峻山下荥河南岸的第三阶地上,南面为中峻山,北面陡坡下为青下坝,东面为打鼓溪,西面为经河陡坎。严道城坐落在台地西部,临荥河陡坎。城西南方的高山与经河之间狭窄的隘口是严道与外部联系的唯一通道(今川滇公路仍从此经过),地理形势十分险要。
战国晚期,这里是中原文化体系在西南地区的重要据点,从西南角向北又折向东的经河河水环绕古城坪流过,形成了一道天然的沟壑。
建在一个地势险要的荥河阶地上,严道古城以山岩陡坎作屏障,易守难攻。背靠大山、下临荥河的严道城地势平坦,土质肥沃,使得这里的居民世代受益,几千年来,人们在这里繁衍生息。
在今天的严道古城遗址附近,有一条远近闻名的砂器街。史书记载,荥经砂器起源于战国时期。两千多年前,这里的砂器就沿着南方丝绸之路销往远方。
严道古城无疑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在雅安,有两条著名的古道,除了南方丝绸之路,另一条就是经雅安连接四川、西藏、东亚、南亚等地的茶马古道。
从水系上来看,茶马古道又将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长江、雅砻江和大渡河串联起来,一个个沿着河流发展的城镇也因此成为重要驿站。
雨城区的上里古镇、望鱼古镇,荥经县的新添古镇,天全县的紫石关村,汉源县的清溪古镇、宜东古镇……这些川藏茶马古道上的古镇,曾经在汉藏之间的茶马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时至今日,古道的喧嚣虽已不复存在,然而,古镇旁侧河流依旧,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鲁妮娜
审稿:程普 高晓军
责任编辑:王茜
来源:雅安日报 日期: 2024-09-01 08:58:22
编辑:王茜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