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7-18 09:03:16 雅安日报
雅安,用形容词概之是“秀雅宁安”。
如今,雅安更是一个动词,记录并激荡着向上的力量,涌动着奋斗的激情,澎湃着实干的浪潮。
时间见证变化,点点滴滴汇成涓涓细流,贯穿雅安鼓足干劲、续写创新史的长河。变化的背后,不变的方向坚持始终——
当前,雅安正迎来许多精彩蝶变:做强工业、旅游业“双引擎”,牵引全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夯实城市、交通“双支撑”,让城市站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新起点;构建一北、一南“双平台”,形成城市互补发展新格局;兜牢民生、安全“双底线”,落实在一件件民生实事中,让广大群众的获得感更实在、幸福感更充盈。
青衣江畔城市一隅 王五一摄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 杨军 摄
“一环”道路名山段皇茶大道
城市花景
抓好落实,谱写新篇。
7月5日,市委五届三次全会召开。雅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迅速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市委五届三次全会精神,坚定发展目标、凝聚发展共识、强化责任担当,迅速全面推动全会精神落地落实。民之所望,奋斗所向。雅安住建更是喊出响亮口号:“在做强工业、旅游业‘双引擎’中体现‘大作为’;在夯实城市、交通‘双支撑’中展现‘大担当’;在兜牢民生、安全‘双底线’中筑牢‘大守护’;在百村示范、全域提升工程中扮演‘大角色’。”
汇智聚力,开创未来。
一张雅安住建高起点擘画的高质量发展蓝图跃然纸上。
在做强工业、旅游业“双引擎”中体现大作为
做强城市支撑,就是着力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当前,我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中心城区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城市功能更完善、生活环境更靓丽。
备受关注的大兴片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暑夏入伏热浪袭,走进雅安市大兴片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现场,基坑内,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加紧作业,铆足干劲忙着土方、主体施工,全力以赴投入建设,到处洋溢着大干快上、热火朝天的气氛。
地下综合管廊是建设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铺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综合管廊建设补齐了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是构建智慧城市的重要载体,在综合管廊内实现对城市生命线的信息化、可视化、智慧化管理。
路、水、气等基础设施不仅是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体现、城市工业化建设的重要根基,也是城市文旅发展的必备条件。雅安住建精准发力、综合施策,全力推进城市道路、供水和燃气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全市产业链夯实发展硬环境提升服务软实力,全力架构助推工业化建设的城建保障网。
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网”的“硬件”所在,高质量服务则是促进城市工业化建设的“软实力”。
当前,雅州新区发展日新月异。为推动新区高质量建设,雅安住建围绕“一年起步、三年成势、五年基本成型”总体目标,全面落实“三个服务”,为雅州新区项目建设提供坚实的质量安全监督服务保障,确保施工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工程质量水平总体提升。一方面,组建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经开区分站,全面承接经开区范围内40余个在建项目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落实专班下沉经开区项目建设一线,监督和指导“一环”道路、雅州新区产业孵化中心和各类企业投资项目施工质量安全工作,确保项目有序推进;另一方面,加强对省、市重点项目的服务指导力度,在项目开工前安全生产条件现场勘验、隐蔽工程验收、竣工验收以及消防验收等方面,主动对接建设、施工等单位,配合和指导企业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难题,消除质量安全隐患,确保监督抽查环节不脱钩,一次性竣工验收合格率100%,全力以赴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服好务。
从机械轰鸣的建设现场到繁忙异常的生产车间,从优渥的营商环境到环境极佳的雅州新区,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在雅安落地生根、迅猛发展,为全市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增添强劲动能。而稳中有进、势头强劲的工业经济也不断发挥着“压舱石”“主引擎”作用,支撑着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风起于青萍,浪成于微澜。
雅安住建助力工业挑大梁的同时,也在力促旅游扛大旗,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新征程。
优化发展布局,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是重点任务之一。未来,中心城区将建设成为全市旅游的核心集散地和产业孵化中心,重点打造可追忆、可探秘、可游玩的雅州古城,谋划项目48个、总投资约80亿元,今年开工建设雅州古城核心区——胜利路片区、川农大片区、裘家巷片区三大片区工程,为古城注入新活力。同时,统筹抓好荥经、天全、石棉、芦山省级生态园林县城建设,推进6个县城设施补短板行动,打造精品宜居县城。
在夯实城市、交通“双支撑”中展现大担当
城市是聚集人口、资源、产业的“主载体”,交通是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官”。立足新发展阶段,在建设现代化雅安的道路上,全市上下正推动城市建设发展提速提质,打造高品质的宜居、宜业、宜养、宜学、宜游城市,让城市更具活力魅力。同时,始终以前瞻思维、发展眼光谋划交通项目,进一步画粗画密画美全市路网,夯实城市、交通“双支撑”。
安装路灯、栽植行道树、修正人行道……盛夏时节,走进我市“一环路”永兴大道草坝至经开段,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雅安“一环”道路是构建“一核一环一芯”城市空间结构,推动形成中心城区15分钟生活圈,促进“三区”同城化发展的重要市政道路。道路将雨名快速通道、爱国路、雨城大道、龙舟路、永兴大道、同贯路、迎春路、皇茶大道和雨名快速通道蒙顶山支线形成环绕光华山城市绿芯的环线,串联雨城区、文教新城、经开区、名山区等中心城区重点片区,成为展现雅安现代城市形象的活力环线、景观大道。
城市更新建设,让这座城市每天都在发生着新变化,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美好。
5月初,雅安市重点工程梅家岗山体公园一期工程项目“雅鱼塔”塔冠顺利吊装完成,这标志着“观景塔主体结构封顶”的节点目标圆满完成。
梅家岗山体公园一期工程是我市重点工程,位于雅安“三区”同城化发展和构建“一环一核一芯”主节点上,项目总用地面积约73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129平方米。雅鱼塔作为本项目主体建筑,总高78米(地上19层,地下1层),建筑整体以“雅鱼”形象为主。
项目建成后,将与女娲广场片区、光华山城市绿芯主体建筑遥相呼应、相映成趣,弥补“三雅”文化载体空缺,共塑“三雅”文化新名片。
城市的发展,承载着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年以来,全市以“一区一地引领、四化同步推进、雅州新区示范”为总抓手,积极夯实城市、交通“双支撑”,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积极构建外联内畅交通网络。
上半年,雅安加快推进全市93个住建领域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70亿元,较半年投资计划超额完成约23亿元,其中,中心城区城建投资完成39亿元,较半年投资计划超额完成13亿元。“一环”道路已见形象,梅家岗山体公园一期(雅鱼综合体)主体完工,光华山城市绿芯项目一期(雅雨馆)、女娲广场提升改造、生物多样性公园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中心城区新增建成区面积2平方公里。
雅安的城市嬗变,“大戏”正在上演,“好戏”还在后头。未来,雅安城市提质增效主要围绕“南改北扩中筑芯、一江四河大提升”,着力推动空间拓展、提升城市品质。南改,重点对雨城区老城片区实施城市更新改造;北扩,把雅州新区作为城市空间拓展区;中筑芯,就是围绕光华山城市绿芯做文章;一江四河大提升,把青衣江和陇西河、濆江河、周公河、名山河作为城市的灵魂,按照“河道畅、江河美、岸线靓、道路通、商气旺、游人乐、水城味”的思路,统筹沿岸自然景观与城市风貌,改善水系周边整体环境。
在兜牢民生、安全“双底线”中充当大守护
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共同富裕是现代化建设的价值取向,安全稳定是现代化建设的底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雅安,必须兜牢民生、安全“双底线”。
民生、安全“双底线”聚焦防风险补底板,为雅安住建指明了现代化建设的落脚点和安全阀,只有把“双底线”兜牢兜实,才能更好追求发展高线。
用心用情织牢民生保障网,是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的底气——
让每一个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让每一位居住其中的居民生活得更加舒适舒心,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本着这样一种理念,雅安老旧小区改造稳扎稳打推进,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2023年,全市计划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30个,已开工185个,开工率80%。计划既有住宅增设电梯100台,已开工93台,开工率93%,完工41台,完工率41%。
变化,体现在宏观数据上,也体现在微观笑脸中。
“加装了门禁、安了监控,心里踏实多了。”“绿化多了,还有了活动健身器材,咱们小区里也有了‘小公园’……”说起改造后的家园,市区绿洲路143号小区居民无不竖起大拇指。每一件民生实事都恰如一股裹挟着暖流的春风,细致入微地掠过百姓柴米油盐的生活。
让民生工程直抵人心,让群众生活更加方便舒心,全市计划整治背街小巷7条,已全部开工,完工5条。新改建公共厕所8座(新建6座,改建2座)已全部开工,完工2座。新建人行过街天桥2座已完成施工图编制、清单编制、财评报告,正在进行招标程序。省、市民生实事均实现“双过半”目标。
一刻不松织密安全稳定保障网,是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的基础——
安全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雅安住建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扎实开展安全稳定“责任压实、工作落实”大排查大整治,全力以赴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一方面,根据各行业底线情况,全面开展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环境整治、森林防灭火、地质灾害、燃气安全、自建房整治和景区安全整治;另一方面,常态化监管全市234个在建项目,重点监管77个临山涉水项目,抓好建筑施工安全和地质灾害防范。
在“百村示范、全域提升”工程中扮演大角色
文旅产业既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推进产业发展、城镇建设、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低碳绿色发展的着力点,具有“一业兴而百业活”的带动效应。
盛夏,行走在雅安的乡间沃野,数条百公里百万亩乡村振兴产业带蔚为壮观,绘就了现代农业的多彩画卷。
当前,雅安市正以“百村示范、全域提升”工程为抓手,打造美丽乡村、旅游乡村、幸福乡村、共富乡村……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2023年,雅安住建将借鉴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的理念和方法,实施“十村保护、百村示范、千人建设”的“十百千工程”,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十村保护”,让传统村落更“活”。精心组织,深入挖掘,创建中国传统村落21个、四川传统村落27个,争取中央资金3600万元,地方财政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配套其他资金上亿元,对村落基础设施和传统建筑进行提升改造,保持村落延续性、原真性。“一户一策”推进“9·5”泸定地震受灾传统村落住房恢复重建,245户维修加固任务已全面完成,148户住房重建正有序推进,保障房屋结构安全,保护传统建筑风貌。
——“百村示范”,让人居环境更“靓”。持续推进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100%。推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高岗村模式”,因地制宜、一村一策推动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创建“高岗村模式”成效验收村200个、示范村100个,计划再培育示范村224个,实现全市554个行政村“高岗村模式”全覆盖,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村庄更整洁、更靓丽。
——“千人建设”,让农村房屋更“安”。结合“6·1”“9·5”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已培训农村建筑工匠上千人,颁发从业资格证书,实行一人一证管理、持证上岗施工,确保重建质量安全。响应国家职业分类最新要求,推动农村建筑工匠转型升级为乡村建设工匠,制定培训计划,计划今年培训乡村建设工匠1000余人,通过“基础课”讲解、“技能课”培训、“实训课”操作,不断提升乡村建设工匠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农房建设水平,让农村房屋建得更加安全。
思想更加统一、思路更加清晰、重点更加聚焦、成效逐步彰显……一座城市一旦刻下自己的精神坐标,沿着这一坐标找到演进靶向,便有了轮廓分明的辨识度、木秀于林的区分度,便有了一种无穷再生的活力、无可替代的魅力。
脚下,是伸向未来的赶考之路;胸中,满怀着奋勇争先的赶超之志。新的赶考路上,雅安住建将坚决扛起推动雅安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相关重大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拉开城市“骨架”、畅通城市“血脉”、提升城市“颜值”,以项目之进、建设之效,不断续写雅安现代化建设的华彩篇章。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石雨川
审稿:程普 白雨锶
责任编辑:夏天
来源:雅安日报 日期: 2023-07-18 09:03:16
编辑:夏天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