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11-23 09:00:58 雅安日报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贯彻落实党的国家民族政策的重要载体,是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平台,是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要求,要构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体制机制,要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形成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示范创建格局。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从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月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再到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构建起一套高位推动、部门协作、联动有效、保障有力的创建工作体制机制,形成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雅安经验”,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贡献雅安力量。
高位推动上下贯通
建立领导机制夯基础
市委、市政府认真履行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的政治责任,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重点,切实加强领导,常抓不懈。
2006年,市委、市政府将每年10月确定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全市在每年10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系列活动,至今已连续开展18年。
2015年起,我市成立以市委书记为组长的市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2021年,我市制定《雅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规划、纲要。
2022年,我市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雅安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意见》,出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雅安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二十条措施》,制定《雅安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规划(2022—2025)》。我市先后召开动员会、推进会、专题会,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
……
一场场高规格、高质量的动员会、推进会、专题会,一次次深入、细致的视察、调研、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学习、交流机会,让雅安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思路愈加清晰,方向愈加明确,步伐愈加坚定。分级联创、分级创建、全域创建、全民创建格局逐步形成。
条块结合部门协作
建立运行机制聚合力
为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我市成立了领导小组、专项小组,各县(区)、市级部门相关机构也同步建立。那么,如何将工作分解到线、落实到块、细化到点?
对此,我市将示范市创建测评指标47项任务分解到市级相关部门,按照分级联创、分级创建要求,明确县(区)创建任务;建立15个部门参加的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席会和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指导组,负责调研指导,推进工作开展;成立由市纪委监委牵头负责的督促检查工作组,负责督促检查,确保责任落实。
深化创建内容,丰富创建形式,扩大参与范围,提升创建水平,大力营造氛围……常态化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由此展开。
每年宣传月期间,全市各级各部门采取线上+线下模式广泛宣传,营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良好氛围。我市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乡镇、进社区、进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医院、进旅游景区、进宗教活动场所等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主渠道、主阵地,并向家庭、岗位延伸……
以校园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为例。我市打造校园宣传走廊,各中小学依托板报、专栏、主题廊道等载体,展示雅安发展成就,讲述民族团结故事,不断提高各族师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和认同,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校园绽放。
在机关、企业、社区,各族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知识答题活动、培训活动、应知应会学习、观看系列电影等,以学促行、知行合一,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在全市民族团结、维护和谐稳定中发挥积极作用。
在乡镇、重点场所、人员密集处,民族团结进步相关宣传内容随处可见,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宣传及时、普及到位。
从小到大、从点到面,我市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争先创优氛围浓厚,示范扩面宣传效应不断扩大。
完善常态化的机制体制不断激发着全市上下的创建动力,不断激活着各族群众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活力,不断凝聚着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合力。
要素完善联动有效
建立保障机制固成果
“8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指导组,牵头负责常态化指导县(区)创建工作。”据介绍,我市明确专门机构、人员负责创建工作,每个组均由两名县级干部牵头,负责指导县(区)开展创建工作,并承担对县(区)命名申报材料的审查、复核等工作职责。
除此之外,市创建办4名市级领导干部和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8名县级干部分别联系指导8个县(区)创建工作,帮助县(区)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市委已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纳入对县(区)和部门的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内容,纳入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政绩考核和巡察工作内容,进一步强化了组织保障。市财政局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进一步在经费上给予了保障。此外,市创建办实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落实,做到了实体化运行。
相信有了这套工作体制机制,雅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必将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贯彻繁荣发展中结出丰硕成果,为雅安加快建设川藏铁路第一城、绿色发展示范市汇聚磅礴力量。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旸
审稿:程普 白雨锶
责任编辑:夏天
来源:雅安日报 日期: 2023-11-23 09:00:58
编辑:夏天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