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6-03 07:51:01 来源:雅安日报
宝兴中学临时安置点内的“帐篷社区”本报记者 郝立艺摄
6月2日,7时,宝兴县宝兴中学临时安置点内,6岁的刘佳佳从帐篷中醒来。躺在小小的“蓝色房子”里,她听到外面的喧闹,迫不及待地跑出去。刘佳佳喊了起来:“妈妈,你看,操场上‘长’满帐篷。”
帐篷是1日晚上7时许分批次送到这里的,刘佳佳所住的帐篷搭好,是次日凌晨2时,她已在妈妈的怀里熟睡。
雅安市“6·1”芦山地震发生后,宝兴中学临时安置点共安置2000多名群众。
卸货、立即发放,以家庭为单位,帐篷当晚就被逐一“认领”。
“今年,我家老大即将高考,老二和老三将参加中考。工作人员考虑我家的情况,让我家很快拿到了帐篷。”安置群众李大姐声音哽咽,“大家齐心协力帮我搭建帐篷,好让三个孩子尽早休息……”
搭建帐篷不算容易,安置点的很多群众不会。当地民兵、志愿者主动“搭把手”,将通用杆、钢丝绳、垂直杆组装连接,迅速立起帐篷的支撑骨架,然后装上“人”字形屋顶。“多人合作搭建往往是最快速高效的。”几顶帐篷搭建下来,安置点的群众林叶也有了经验。
密密麻麻的蓝色帐篷整齐排列,中间是笔直的通道。
一大早,宝兴中学高三(1)班班主任杨涛和志愿者穿梭其间,通知在此避险的学生做好准备,依照年级、班级顺序前往早餐发放点领取食物。
突发的地震迫使学校停课,但距离高考只有4天。帐篷搭建好后,学生有了临时学习的地方,而部分学生则回到教室里复习。
杨涛把手里的馒头和鸡蛋分给班上的学生,“你们都吃点,看一早上书了,休息会儿。”
看到学生情绪稳定,杨涛对高考充满信心。
安置点的一边,一个挂着“青青儿童乐园”牌子的帐篷内,不时传来孩子清脆的笑声。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唱儿歌、背诗、画画、做游戏,宝兴县心理志愿者协会志愿者陈玲用这样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和陪伴支持,帮助孩子平稳度过这段特殊时期。
宝兴县心理志愿者协会会长祝申跃说,为让安置点的孩子尽快适应环境,在相关部门的组织下,他们设立“青青儿童乐园”帐篷。震后第一天,帐篷里已聚集15名孩子。
“青青儿童乐园”的不远处,临时医疗点的医务人员正在为一名老人测量血压;安置点的中心,不少群众在通信保障点为手机充电,与亲朋通话联系;他们的身旁,不时有扛着救援物资的保障人员走过;安置点的边缘,一群“大白”招呼着大家做核酸检测……
“在这个临时搭建的‘帐篷社区’里,原本不认识的陌生人,住在一起,就成为了一家人。”据宝兴县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宝兴县共有36个安置点,共安置群众7400余人。
本报记者 张雨蝶 熊蕊
审稿:程普 白雨锶
责任编辑:李桃月
来源:雅安日报 日期: 2022-06-03 07:51:01
编辑:李桃月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