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9-23 08:46:42 来源:雅安日报
“你问的常珍,是不是我们村的妇联主席常珍?”9月20日,石棉县王岗坪乡挖角村,面对记者的询问,已在此完成过渡安置的跃进村村民吕金兰说。
得到肯定答复后,吕金兰打开了话匣子,对常珍赞不绝口。“地震后因道路中断,物资供应最初有些困难,她把自家的4头猪捐给了本村和邻村的两个安置点。”
“她家不仅房子震塌了,而且还损失了10多头猪和7头牛。”吕金兰说,很多村民都是事后才知道常珍家的受灾情况,“她能这样做,真的不容易!”
常珍(左一)安慰鼓励受灾的村民
周围几位跃进村村民也你一言我一语,讲述地震后更多关于常珍的事。
“地震后不久,她就挨家挨户召集党员和体力好的村民,把村里老人、孩子转移到安全地带。”“她的父母住在另一个村,房子也塌了,第二天才知道父母没事。”“安置点里,负责安置协调的她,还常常充当彝语、汉语翻译。”
村民们说个不停,同在挖角村过渡安置的幸福村村民李华芬边说还边抹起了眼泪,“幸福村1组和跃进村相邻,地震后很多生活物资都没抢出来,她知道后直接捐了一头猪过来,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另一边,常珍还是那样忙碌。距离地震已过去半个月,她的工作从抗震救灾转为帮助受灾村民完成过渡安置。
“阿嬢,做什么好吃的?好香啊!”中午时分,常珍走进挖角村聚居点一户农家,了解村民在此租房安置后的生活情况。“多亏了你们,现在住的、吃的、用的都有,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年过七旬的毛玉香紧握着常珍的手说。
截至9月18日,幸福村300多名需过渡安置的村民,全部通过租房或投亲靠友实现有效安置。
“这只是暂时告一段落,接下来除了继续关心过渡安置群众,还要和村里一起为灾后重建作打算。” 话音刚落,常珍接到一个电话,是市第四人民医院危机干预小组副组长、心理咨询专家彭述蓉打来的。彭述蓉曾在震后第10天来到王岗坪集中安置点开展心理危机干预。
短短半天时间接触,两个之前不认识的人已成为朋友。
对于那天自己看到、感受到的,还有听村民们说到的常珍,彭述蓉在事后写下了一篇《用爱诠释巾帼不让须眉》,文中有一段这样写道:常珍是村里的妇联主席,谁家老人腿脚不灵便、谁家娃娃生病没有上学、谁家媳妇什么时候要生娃,她全知道;常珍是村民的知心人,无论彝族还是汉族村民,她都能处好关系、调解好矛盾纠纷;常珍是共产党员,心里装着受灾村民,即便自家遭受严重损失还慷慨捐赠,不仅用行动诠释了初心、践行了入党时的誓言,更诠释了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
本报记者 孙振宇
审稿:程普 白雨锶
责任编辑:夏天
来源:雅安日报 日期: 2022-09-23 08:46:42
编辑:夏天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