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10-09 08:36:46 来源:雅安日报
何培友在地震后的山体滑坡现场检查
10月2日上午,何培友来到芦山县太平镇大河村灾后重建点——木坪子聚居点与自建委成员一起座谈,了解房屋建设推进情况,他希望大家在高标准、严要求的基础上,在抓好重建质量的前提下,完成既定目标,让受灾群众搬新家、过新年。
“只要群众安全、生活有保障,所有付出都值得。”今年40岁的何培友,是芦山县太平镇大河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6·1”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先进个人、2022年雅安市优秀共产党员,“6·1”芦山地震发生至今,他就一直忙着转移群众、搭建临时帐篷、组织生活保障物资、征地重建家园、检查重建质量等工作。
地震来袭冲在前
克服困难转移群众
地震发生时,何培友正在大河村村委会组织村“两委”开会。“平时经常演练,紧急时就派了上用场。”何培友说,地震袭来后,参会人员第一时间被有序疏散。他又迅速组织党员、民兵、青年志愿者、网格员4支突击队共70余人,分别赶赴全村4个村民小组展开救援。
“灾害救援,交通是关键!”地震发生后不久,何培友得知震中就在太平镇,他迅速调集村上挖掘机和装载机,全力对通往该村4个组的道路进行排阻疏通。地震发生后仅2小时,便清理了12处塌方路段,迅速抢通“生命通道”,有力保障救援力量和救灾物资进入震中。
何培友又率领几名年轻党员,组成突击队驱车直奔大河村马桑坪。此地距村委会8公里,其中有7公里为弯多坡陡路段,是大河村最偏远的村民居住地,也是留守老人、残疾人最多的区域。当时,车辆还没开到一半路程,便因遇到塌方而受阻,他们果断放弃车辆,跑步挺进。经过30分钟奔袭,何培友率领的党员突击队到达马桑坪。
“你们终于来了,我们有救了!”年过七旬的姜阳军、何兴蓉夫妇见到何培友一行时说。姜阳军是残疾人,何兴蓉患有严重的心脏疾病,地震造成他们房屋基础开裂且下沉近5厘米,盖在房顶的瓦片也大部分掉落。
当时,何培友背起何兴蓉就往外跑,其他突击队员也赶紧搀扶姜阳军转移到安全地带。就这样,何培友率领的党员突击队,及时将当地14户28名困于家中的留守老人安全转移,且无1人伤亡。然而,忙于救援的何培友直到把全部被困人员安全转移后,才想起老父亲还独自在家,所幸此时已被其他救援人员安全转移。
成立临时党支部
各项工作高效运转
在基本完成群众转移后,何培友又忙着召开会议、安抚群众。“由于受灾地方多,我们不能等,要自己动手,积极自救!”6月2日深夜,芦山县第一个安置点临时党支部在大河村成立,何培友将安置点的本村党员和驰援力量进行统筹,组成抢险救援、生活保障、疫情防控、监测排查等7个小分队,一张坚强有力的组织网迅速铺开,带领群众自救。在开展本村救灾的同时,何培友还调集党员先锋队、民兵突击队和青年志愿队增援周边灾情较重的地方。
在何培友看来,越是在急难险重的时刻、人多事忙的地方,就越需要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和高效统筹,这样才能打硬仗、打胜仗。
协调物资、搭建帐篷、安抚群众……何培友事无巨细,努力作为,在连续高强度工作28个小时后,忙碌的何培友终于得到短暂的休息。此时,村民看到他拿碗筷的手在发抖,劝他多休息一会儿,他却用沙哑的嗓音说,自己是退役军人,身体好、扛得住。此时,何培友碗里的饭还没吃完,一批救援物资送到,他立即放下碗筷,组织人员卸车、分配。
6月3日,大河村马桑坪因降雨导致道路中断,何培友立即组织村组干部同武警一起,步行为村民送去物资。在地震后的7天6夜里,何培友休息的时间还不到20个小时。“心中有急事躺在床上也睡不着,只有全村720户群众的生活有保障,我才能睡得踏实。”何培友说。
自抗震救灾工作转入恢复重建阶段后,何培友又忙着征求受灾群众意见、组织成立自建委,以及开展征地、迁坟等工作。让他倍感欣慰的是,各项工作都得到了村民的积极支持,而这也为重建工作加快了步伐。
何培友介绍,大河村木坪子聚居点将建设30户20栋砖木结构房屋,目前已完成7栋房屋的木结构主体搭建,其他房屋建设正按既定目标顺利推进。
本报记者 彭加权
审稿:程普 白雨锶
责任编辑:郭涵
来源:雅安日报 日期: 2022-10-09 08:36:46
编辑:郭涵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