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7-07 08:46:00 来源:雅安日报
张元超(中)和工人给葡萄疏果
6月30日,四川省“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举行。芦山县龙门镇隆兴村党委委员、好农夫家庭农场负责人张元超,荣获“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作为返乡创业的“先行者”,张元超凭借压不垮的韧劲、知感恩的情怀和敢为人先的闯劲,带领群众致富奔康,先后荣获“雅安市优秀共产党员”“雅安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雅州创业菁英”“四川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农民工”等。
在建党百年之际,获得“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这份荣誉,张元超深感自豪与光荣。他说,在珍惜荣誉的同时,将更加自觉担当,继续带领更多群众共同致富奔康。
震不倒的“张大胆”
政策帮扶再启航
盛夏时节,芦山县龙门镇隆兴村内的“好农夫家庭农场”,一阵清凉袭来。农场内,葡萄架上藤蔓向上延伸,猕猴桃树枝繁叶茂。
荣获“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张元超,在农场内的各个场地忙碌。
每天早晨六七点,张元超就开始在农场里忙活,尽管有很多工人帮忙,但他尽量参与到农场的很多农作中。
2007年,张元超在了解全市养鸭市场竞争小、需求大,政府支持力度大后,返乡创业,成为全县农民工中的“先行者”。顶着家人反对、资金短缺等压力,张元超将养鸭场建了起来。
好景不长,困难接踵而至。
养鸭场连续遭受“5·12”“4·20”两次大地震重创。“4·20”强烈地震时,鸭舍全部倒塌。张元超负债300余万元。
帮助建厂房、申请贷款、拓宽销路,修建产业道、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张元超越挫越勇,短短时间便让养鸭场起死回生、转亏为盈。
2014年,富起来的张元超积极响应号召,创新推进产业转型,率先在全县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创建占地300余亩、年产值七八百万元的“好农夫家庭农场”,并将农场变成以田园休闲庄园为核心,集种植、休闲、生态美食、采摘、果蔬配送等为一体的综合现代化农业产业示范园。当年,张元超收入30多万元。
热心肠的“张委员”
铭记党恩不忘本
2015年,张元超成为村委委员后,有了更多的想法和探索。
“得益于党委政府和当地群众的支持与帮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家庭农场发展越来越好,是时候回馈社会、回馈大家,带领群众一起增收致富。”如今,张元超从普通群众成为中共党员,再成为村委委员、村党委委员。
“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成为共产党员后,面对身边困难群众,张元超想方设法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张元超的计划开始实施,免费为贫困户赠送猪仔22头、代养肉鸭1500只;利用农场吸纳贫困户长期务工,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通过流转村民的300余亩土地,每年为200余户群众提供稳定的固定收益;主动承包村集体猕猴桃园,每年为村集体增收4.5万元……
同时,将农场作为教学基地,指导乡亲发展1300余亩葡萄和猕猴桃、养殖肉牛1000余头;协助镇党委建成年出栏达55万只的村集体养鸭棚,龙门镇4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实现翻番增长,助力全镇打造远近闻名的“养鸭小镇”。
张元超不忘党恩,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带动周边群众致富增收。
“我在农场务工五六年了,一直在这里搞管理,带工人修枝、疏果、疏花、授粉等。在家门口工作,不仅能挣钱、学到技术,还方便照顾家人。”正在为葡萄疏果的杨国敏说出大多数工人的心声。
从一间小小的鸭场到率先在全县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张元超的成功秘诀,“在于对初心的坚守与践行,对组织的信任与追随,对家乡的感恩与热爱。”
本报记者 郑雨莎
审稿:程普 白雨锶
责任编辑:郭涵
来源:雅安日报 日期: 2021-07-07 08:46:00
编辑:郭涵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