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7-27 10:41:15 来源:雅安日报
云雾中的荥经县城 王维富 摄
丰碑 ——精神永存
对于雅安人来说,胡长保舍身保护毛泽东这段故事并不陌生。为了纪念他的英雄壮举,在胡长保牺牲之地的荥经县,专门以他的名字为一所小学命名,以此传承红军精神、铭记红军故事。
1934年10月中旬,胡长保跟随红军踏上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6月,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强渡天险大渡河后,继续向天全、芦山前进,准备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毛泽东率领中央军委纵队从花岭坪出发,在去水子地的途中,遭敌机轰炸,胡长保为保卫毛泽东而牺牲,年仅23岁。胡长保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为掩护毛泽东而壮烈牺牲的警卫战士。
战火硝烟虽已逝,但伫立在青山上的胡长保烈士纪念馆,依旧在提醒着后人,昔日发生的红色故事。
红军翻跃泡桐岗红色教育基地
在荥经县胡长保烈士纪念馆馆长刘凌云的带领下,记者看到了纪念馆内的胡长保塑像,以及一张在中央红军长征前夕,毛泽东与胡长保、陈昌奉、吴吉清的合影。“这是仅有的一张关于胡长保的照片。当时,毛泽东主席和红军指战员含泪将胡长保的遗体掩埋在今天的荥经县牛背山镇建政村二组东侧,然后鸣枪为他送行。”刘凌云介绍。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寻找胡长保烈士遗体的活动在荥经县展开。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荥经县政府的努力下,时隔55年,胡长保烈士的遗体终于得以妥善安置,被移入荥经县当地烈士陵园,其生前的革命事迹也为人敬仰。
为了让这一段历史在荥经的土地上熠熠生辉,荥经县于2005年修建了胡长保烈士纪念馆,以此缅怀先烈。
纪念馆正中央,展现了胡长保舍身保护毛泽东的故事。纪念馆两侧,分别是“中央红军在荥经”展厅和“红四方面军在荥经”展厅。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红军用过的物品,还原了当时的场景,黄包寺激战、翻越泡桐岗……那些让人荡气回肠的历史故事,仿佛就在眼前。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前来胡长保烈士纪念馆参与党史学习教育、党性教育的团体和个人络绎不绝。新时期,传承好“胡长保精神”,领悟忠诚、奉献、担当的真谛,才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荥经胡长保小学的学生正在认真学习
自然教育公开课现场
熊猫民宿村
走出胡长保烈士纪念馆,荥经县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映入眼帘。在这个“青山有幸埋忠骨”的地方,不仅沉睡着胡长保烈士,还埋葬着岗家山7位英雄的部分遗骸。
61年前,中国人民解放军五五三团奉命在荥经县清剿顽匪。七连一排刘玉忠等7名战士在执行任务时,遭遇众匪包围,经英勇奋战,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
在距离荥经县烈士陵园20多公里处的荥河镇烈士村,这里便是七勇士英勇奋战、壮烈牺牲的地方。
记忆再次被带回到那段岁月。1950年2月23日凌晨,七连一排副排长刘玉忠率三班班长刘邦汉、副班长王麻和战士张秀华等前往岗家山一带搜索。因地形不熟,三班误入匪巢,陷入土匪包围圈。
在战斗中,先后牺牲了2名战士。剩下的5名战士利用田埂作掩护,与土匪周旋至天亮……在坚守战中,三班牺牲了1名战士,其余4名全部负伤。
子弹打光了,手榴弹扔完了,战士们一个个倒下,最后仅剩下刘玉忠一人坚持战斗。身负重伤的他为避免武器落入土匪手中再去残害百姓,和战友们把枪支拆卸后,扔进山沟或埋在地里。随后,刘玉忠毅然跳入山谷,剩下3名重伤战士也被穷凶极恶的匪徒残忍杀害。后来,增援部队赶到,经过激烈战斗,匪首和匪徒们被击毙或俘虏。
这便是“岗家山七烈士”的故事。七烈士虽已远去,但以七烈士之精神建立的一个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在村里逐渐成形。如今,岗家山烈士纪念广场已经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场所。
这是一个英雄的时代,这是一片英雄的土地。
程子健、胡长保、周文……在荥经这片热土上,英雄辈出,英魂长存,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永远铭刻在荥经人民的心中。
今天,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上,我们时刻用胡长保、七烈士等伟大革命精神不断激励自己,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争做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勇士”,为谱写新时代新征程的华丽篇章,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牛背山云海
山河 ——无声见证
沧桑巨变,万象更新。红军在荥经留下了不少红色印迹,那些喋血山河壮军魂的故事,值得后人讴歌称颂。
时代在发展和进步。1950年2月9日,荥经和平解放,掀开了历史新的一页。自此,荥经开启了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以后,荥经进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县域经济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跨越式发展,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锐意进取、顽强拼搏,写下属于荥经人民的美好篇章。
跟进时代步伐
产业经济发展提质增速
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80年代,荥经人民把握时机,在全县范围内掀起“养兔风潮”,至今仍叫人难忘。
谈及当时养殖长毛兔的经历,在荥经有着“养兔大王”之称的彭建寅形象地用了“四个第一”来概括。他把自己养长毛兔比喻成当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然后靠着养兔,成为了荥经县“第一个坐飞机”“第一个买摩托车”“第一个安装座机”的人。
可见,长毛兔产业给当时的荥经人带来不少红利。据资料记载,荥经县饲养长毛兔始于1981年,是川西南最大的长毛兔基地县之一,也是最大的兔毛集散地和最大的兔种产输出地。
看准养兔产业带来的红利,荥经县政府大力鼓励群众参与。1984年—1985年,全县养兔高峰期间,兔毛价格涨到每公斤160元至200元。在当地工业还未兴盛的年代,长毛兔产业一直是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直到20世纪90年代,荥经县大规模发展石材、木材产业。紧跟时代步伐,彭建寅又将目光放在了石材产业上,抓住时机开办花岗石厂。在他的记忆里,因工业的蓬勃发展,荥经县城有了大变化。
随后,为了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荥经县积极转变思路,坚持立足长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原则,加快建设川西新型建材原料产业基地。
荥经县大熊猫公园南入口社区
荥经白井沟雅鱼养殖基地
川西新型建材产业园内,企业正在加紧生产
走进荥经新型建材产业园,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去年10月1日开工建设的四川天投新型建材产业项目正在积极推进项目进程,预计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3亿至4亿元。
“由于新型建材质量可控、安装速度快、环保等优势,目前国家大力提倡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荥经县经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这也是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率和质量安全水平,促进产业升级、消化产能过剩。
放眼全局,近年来,落实省委“工业挑大梁”要求,荥经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新型建材产业,并取得了不错成效。去年,荥经投入2.8亿元加快装配式建筑和玄武岩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增规上企业4家,荥经经开区创成省级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园保贷”试点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56.7亿元。
工业是发展的重要引擎。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荥经已有明确目标——加快构建“1+3”现代工业体系,聚焦“建设成渝地区绿色新型建材产业基地”,深入实施新型建材“114”行动,形成以新型建材为主导的百亿工业,加快推进“一区三园”建设。
践行“两山”理论
探索文旅产业新路径
从雅西高速公路龙苍沟出口出站,向荥经县龙苍沟镇方向行驶,一路上,满眼皆绿,沿途的各式熊猫元素更是让龙苍沟镇风景如画。
2017年的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人和大熊猫共同迎来了新的生活。几年间,雅安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全力打造大熊猫国家公园园地共建先行区和体制试点示范区。而紧邻大相岭自然保护区的龙苍沟镇,被建设为公园南入口社区,实现了原住居民与大自然的共生共赢,并走出一条生态经济之路。
多年来,龙苍沟镇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为契机,通过变活动区为保护区、变砍树人为护林人、变卖资源为卖风景、变旧村庄为新社区“四个改变”,让“园区和社区”得以共建,逐步建成生态美、产业兴、百姓乐的幸福美丽新村,其中的变化便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
“以该镇发展村为例,该村拥有极其丰富的煤矿资源和水利资源,以前发展村境内大大小小煤矿企业和水电站有几十家,单靠卖煤炭成为荥经县最富有的村。”龙苍沟镇相关负责人说,为了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该村关闭矿山、拆除水电站,结合当地生态优势,通过转型,将生态优势转化为旅游发展优势。
凭借大自然的馈赠,伐木、开矿、建水电站曾给发展村带来真金白银,但也给脆弱的生态带来影响。“以前,皮卡车碾过,都是带黑水的煤渣路;如今,转型发展,从‘卖资源’变为‘卖风景’,来龙苍沟的人越来越多,农家乐收入也越来越好。”谈起村里的变化,村民舒启恒感慨万千。
多年来,通过文旅产业不断发展,全村农家乐从5家增长到64家,2020年收入达3000万元左右。
龙苍沟镇的转变正是荥经多年来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做法、成效显而易见。
两大“国宝”、三座“名山”是荥经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奠定了荥经旅游发展的基础,也坚定了荥经做好“靠山吃山”这篇文章的信心。
2018年开始,荥经县以文旅为龙头的服务业产值超过工业产值,占全县GDP的50%以上。
2020年,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荥经继续推进文旅产业发展。2020年,荥经接待旅游人次和综合收入较2015年分别增长169%、211%,全县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6.7亿元,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文旅产业为例,荥经县主动作为、砥砺奋进,谱写了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计民生显著改善、社会局势持续和谐稳定的辉煌篇章。
清风雅雨小镇
征程 ——初心永恒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为筑梦新征程凝聚强大力量
初夏,天地始交,万物并秀。眺望荥经大地,丰收的号角已经吹响。
走进初夏的荥经,田间地头,农人正忙着采收制作夏茶的鲜叶;龙苍沟国家森林公园内,一批又一批团体在此开展研学之旅,这里已成为自然教育的“打卡地”。一条自然教育文旅新业态正悄然兴起。新村中,农家乐人气十足,前来垂钓、休闲的人络绎不绝;黑砂小镇,在一场场火与土的淬炼中,一个个精美的砂器制品呈现在世人面前。感悟文化温度,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此开启一段荥经砂茶文化之旅……
春华秋实又一载,在过去一年的拼搏中,绿美荥经的魅力愈发深厚。
站在2020年与2021年的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荥经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新的航程就在眼前!怎样做好“十三五”规划的圆满收官和“十四五”规划的良好开局?怎样做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有机衔接?答案已经显现——荥经人民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实现“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省级生态园林县城、全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四个必须创成,突出“四地一节点”五个加快建设。脚踏实地加快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生态优势持续巩固,城乡面貌明显改变,民生福祉快速提升……回首过去五年,征途漫漫,收获满满,荥经各项工作跨越争先,发展业绩再攀新高。
面对“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成绩单,我们有理由相信,荥经将以更坚定的信心,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履行新使命,实现新目标。未来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荥经绿色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常态,荥经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建设“小县优城”为奋斗目标,围绕“一城四区一园”布局,建设“四地一节点”,围绕布局优、产业优、生态优、民生优、治理优的“小县优城”目标展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荥经开好局起好步。
着力优化县域布局,加快形成“一城四区一园”县域发展布局,把中国黑砂城建成全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四区协同发展,把大相岭大熊猫国家公园建成国家公园排头兵。
着力构建产业体系,加快构建“1+3”现代工业体系、“3+3”现代服务业体系、“4+4”现代农业体系,加快建设成渝地区绿色新型建材产业基地、成渝地区高品质森林康养度假基地、成渝地区特色有机产品供给基地。
着力彰显生态优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持续巩固生态优势,地表水环境质量、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森林覆盖率保持全省领先,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
着力创造美好生活,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保持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加快建设成渝地区绿美生活宜居地。
着力推进高效治理,荥经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深化,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社会治理新格局加快形成,建成更高水平的平安荥经。
融入新格局、抢抓新机遇、谋求新发展。工期已定,施工图已出,接下来便是实干实干再实干、落实落实再落实。
奋斗的征途,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在穿越历史中,荥经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筑梦新征程凝聚强大力量。
凝心聚力
为建设美丽新荥经而努力奋斗
龙苍沟叠翠溪
生产砂器 郑林 摄
在环卫岗位奉献,为“小县优城”建设添砖加瓦
用辛勤汗水涤荡大街小巷的污泥浊水;用勤劳双手,描绘城市家园的巷道角落……杜小梅是荥经县一名环卫工人,也是一名县人大代表。参加环卫工作十余载,她在环卫事业这片沃土上孜孜不倦地耕耘着,亲眼见证荥经县日新月异的变化。
“为人民服务是党员干部的根本宗旨,也是环卫工作者不变的追求,‘甘为一落叶,换来满城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洁’更是环卫工作者永恒的信念。”对于未来,杜小梅充满信心,她拿出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劲儿,为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鸽子花都“小县优城”建设添砖加瓦!
退休不褪色,仍继续发挥余热
荥经县城北社区退休干部胡志莲谈起自己今后的工作安排时,脱口而出便是:“要继续发挥余热,展现一名退休党员的风采。”
胡志莲在社区工作了17年,对她来说,守住阵地比什么都重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刚做完膝关节手术,每天依然要踩着一层层阶梯往上爬,挨家挨户开展入户摸排。一线工作虽然累,但我是一名党员,要让上级党委放心、让辖区居民安心。”
胡志莲觉得,能够为群众服务,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
永远坚守,“为群众服务”的宗旨
今年已经84岁的秦万铭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抗美援朝战争打响,14岁的秦万铭毅然走上战场,把民族大义记于心间。如今,虽已到耄耋之年,他仍不忘奉献。
他不仅经常主动到社区参加党史宣讲、志愿服务活动,还参加每一次党组织生活,履行党员义务。
“那时的朝鲜,环境非常艰苦,美国飞机几乎天天扔炸弹,但战友们信念坚定、勇敢无畏,最终迎来了胜利的曙光。”秦万铭说,在和平年代,虽然没有了血雨腥风,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既要传承党的光荣传统,更要坚守自己的入党初心。
恪尽职守,认真履行医务工作者职责
“在基层卫生院为老百姓开展医疗服务,不仅始终牢记发挥医生治病救人的天职,也时刻谨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熊钢作为一名基层卫生院的党支部书记,他时刻以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医疗岗位上履行医务工作者的职责,践行共产党员的使命。
站在新起点,熊钢表示,作为一名基层卫生院管理者,今后将狠抓基础医疗质量管理,认真做好医院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特别是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
本报记者 郑雨莎 吴丹
审稿:程普 白雨锶
责任编辑:郭涵
来源:雅安日报 日期: 2021-07-27 10:41:15
编辑:郭涵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