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8-31 08:19:02 来源:雅安日报
“妈,我带娃儿去镇卫生院打预防针,不能再拖了!”8月28日,上午9点,宝兴县陇东镇陇兴村杨磨子组村民高英涛和妻子在出门前对母亲王刚蓉说。“村口正在清淤,路也冲烂了,你们从后面铁索桥绕过去,注意安全!”王刚蓉回应……
8月28日,王刚蓉的孙儿出生刚满40天。按新生婴儿满月需打第一次预防针推算,时间正好是8月18日。但当日凌晨5点,杨磨子组遭遇今年入汛后首次暴雨灾害,山体滑坡、淤泥满屋、道路损毁。因此,王刚蓉的孙儿无法按时去打预防针。
六天后,早上6点。杨磨子组再遭暴雨灾害,受灾程度超首次。“两次都无人员伤亡!”杨磨子组组长王刚强说。
清淤志愿者与杨磨子组村民齐上阵
背脊上的老人
“暴雨橙色预警!17日晚至18日凌晨,有暴雨到大暴雨!”17日下午3点15分,陇东镇地灾监测员微信群,气象预警信息推送不断。“你们在家里别乱跑,爸爸有急事出去一下!”留下10岁、5岁大的两个儿子,王刚强,疾步出门。
46岁的王刚强早年在外务工,2014年返乡后靠着养猪脱贫,并在2017年、2019年,相继担任组长、杨磨子沟地灾监测员。
与村党支部书记朱锦祥简短通话,两人即分头入户。“电话通知和面对面说,效果完全不一样。”王刚强已有一套经验。
“晚上可能有暴雨,马上提前转移,等雨来了再走很危险!”1小时内,王刚强和朱锦祥,走遍了全组所有24户村民。
望着天空突然飘起的细雨,王刚强又向聚居点后山山腰攀爬。那里是杨磨子组6个地灾隐患点之一,威胁最大。
下午5点30分,赶到监测点。拿出手机一看,王刚强发现,自己竟比日常巡察需要的一个半小时,提前了20分钟。
一个一个裂缝仔细看。看着昨日下午卡在缝隙中的树枝已落到缝底。王刚强拉起卷尺一比,竟发现缝隙加宽近10厘米。“滑动越多,暴雨中发生泥石流的概率就越大。”这是他参加地灾监测员培训时学到的。
原路返回至中途,小雨变大雨。被淋湿的土路越发湿滑,“啪”的一声,摔倒在地,王刚强只觉左手肘部痛得不轻。
满身泥水,他在傍晚6点41分赶回。
“还有人没,马上跟我转移!”沿路呼喊并敲响村民房门,王刚强喘着粗气跑向互为邻居的舒世英、杨廷月家。“两位老人都已过85岁,家里还有60多岁的儿子、儿媳,以及几个年幼的孙儿。”
房门边,杨廷月首先看到了跑来的王刚强。“看到他,我心里就踏实了!”杨廷月说。
脱下雨衣,穿在杨廷月身上,王刚强背向老人弯腰半蹲。“阿嬢,来,趴在我背上,我背你走。”
几乎同时赶来的还有朱锦祥。一背一人、一前一后,两人带着20名村民,向聚居点最安全位置转移。
不到600米路,几乎都是上坡。王刚强憋红了脸,咬着牙,脚步不停。
一名随队壮年村民站了出来,轮流替换,速度不减。“可把你累坏了!”来到临时应急避险点,杨廷月心疼地说。
紧绷的神经突然放松,王刚强顿觉全身无力。抬起还痛着的左手挽起袖子,他发现,手肘上有一处长数厘米的伤口。
汹涌的泥石流
安顿好村民,王刚强穿起雨衣、蹬上雨靴、拿着手电筒,再次走进雨中。
“雨前雨中雨后,防汛值班都不能停!”走到杨磨子沟沟口,王刚强拨通朱锦祥的电话。
“马上过来!”杨磨子组村民分居宝兴西河两岸,朱锦祥家就住在河对岸不远处,当晚,他家也安置了15名避险转移村民。
18日凌晨1时,再次巡查到沟口,看着沟里流出的水,王刚强感觉有些不对劲。
“雨下了几个小时,沟水却没怎么涨,仅变得有些浑浊。”靠着经验判断,他觉得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正在变大。
这一夜,注定是不眠之夜。
此后4个小时,他们累了就在村民房外屋檐下休息,感觉脚舒服些了,又继续在沟边、河畔巡查,观察水势。
凌晨5点,雨仍未停。
又来到沟口附近的王刚强和朱锦祥,猛然听到远处山坡传来清晰轰隆声,越来越近、越来越响。“杨磨子沟顶端分为3条水沟,至快半山时合为一条,任何一条发生泥石流,都会对聚居点构成极大破坏力。”
十余秒后,感觉到地皮震动,两人扭头就跑,后撤至距沟口约30米处。
再转身,腥臭的泥石流和着雨水汹涌而出、填平沟渠,又在改道后直奔沟边几栋农房,损失在所难免。呆愣当场的王刚强说:“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村民已提前撤离。”
回过神来,拿出手机拨打陇东镇政府值班电话,王刚强却发现手机没了信号。
那时,他并不知道,杨磨子组乃至陇兴村到陇东场镇、宝兴县城的道路、通信设施,已因山体垮塌、泥石流中断或损毁。
早上8点30分,雨停。
前夜提前避险撤离的廖能福,和家人一起返家。泥石流从屋后破窗而出,淤泥满屋,最深处超1米;墙上散布的泥点,最高处接近天花板。“想想都觉得后怕。”廖能福说,还好清理打扫后还能住。
与廖能福家一样受灾严重的,共有6户。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住在杨磨子组聚居点所在山坡最下方。
正发愁。未受灾的村民来了,村里其他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也来了,拿着自带的锄头、铁锹,加入到清淤队伍中。
“我去找机具!”半小时后,朱锦祥从附近砂场找来2台挖掘机、1台装载机。3天后,淤泥清理完成,生活开始恢复。
感动的泪水
“8月23日至24日,陇东镇范围内有强降雨天气,请注意防范避让!”23日下午4点20分,陇东镇国土办工作人员朱文鹏,又在地灾监测员群发出了暴雨橙色预警。
“唉!”看着“刺眼”的字体,王刚强无奈地叹了口气。还是与上次一样分头入户通知,他重点关注了舒世英、杨廷月家。
2个多小时后,王刚强又在沟口与防汛值班队员会合。
晚上11点,暴雨;约1小时后猛停,又是晴空繁星。这种情况,王刚强也是首次遇到。
同样的“以背为舟”,三人很快将两位老人家共计8口人,转移到了上次的临时应急避险点。
24日凌晨5点,雨再至。“一来就是暴雨,没有任何征兆。”一直在聚居点杨磨子沟口附近巡查,朱锦祥不敢大意。
6点20分,紧随地皮颤动,相似场景再现。受影响最大的,还是8月18日暴雨中的那6户。
“我是杨磨子组组长,杨磨子沟发生泥石流,人员提前转移,无伤亡。”王刚强拿出手机,拨通陇东镇政府防汛值班电话。
至此,负责值守的每个人,都觉得灾害应该“结束了”。
“又来了!”20分钟后,熟悉的声音再次传来,一股更大泥石流再次涌向已受灾农房。
抢险自救,从早上8点开始,不等不靠。
与此同时,陇东镇政府也发出了协助清淤的号召。“王组长,我们是专门来帮忙的,有什么需要尽管安排!后面还有其他村的60多人要来!”25日上午9点,陇东镇老场新村村民王玉芳,和村里10多名村民一同出发,赶到了陇兴村杨磨子组。
看着认识或不认识的身影,王刚强落泪了。“镇里动员其他村村民来帮忙,这个我想到过,但没想到会来这么多人。”
不敢忘记地灾监测的职责。26日早上7点,王刚强与陇兴村村委会主任岳洪均出发,准备将该组6个地灾隐患点、2个地灾隐患待定点,完整走上一遍。5个半小时后返回,双腿发酸发胀,脚步踉跄。
“饭来了!饭来了”“蒜苗炒腊肉、炒粉条、凉拌黄瓜、二季豆洋芋汤,大家一定要吃饱哦!”从8月24日起,老场新村村民吴威,就自己掏钱聘请10余位村民做饭,给参加杨磨子组清淤的志愿者和当地受灾最重的村民,免费提供午饭。
看看身边的村民,吴威说:“只要人心齐,生活就还会好起来。”
本报记者 孙振宇 周代庆 郝立艺
审稿:程普 白雨锶
责任编辑:任思瑗
来源:雅安日报 日期: 2020-08-31 08:19:02
编辑:任思瑗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