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8-17 08:31:34 来源:雅安日报
救援
2小时!16名被困村民安全了
宝兴县成功救出被困群众
8月15日晚至16日凌晨,宝兴县再次遭遇强降雨袭击,宝兴县东河蜂桶寨乡段雨势渐大、河水渐急。
至16日凌晨4时30分,该乡盐井村4组青水沟(小地名)发生泥石流,大量泥沙石头裹挟着雨水冲入河中,导致河水猛涨。
宝兴县蜂桶寨乡被困群众相继被救出
16名村民被围困
救援队迅速行动
16日早晨5时许,下派至蜂桶寨乡的挂职干部李万红巡河至此,借着黑夜里的微光,他发现河对岸沿河几户村民房屋已被洪水围住。
此时,猛涨的河水已淹没唯一可到达被围困点的道路,无法通行、无法救援。
“房子里还有人没,一共有多少人?”大雨中,李万红和同事用尽力气大声呼喊,安抚村民、核实被困人数。
让人欣慰的是,16名被困村民此时已全部按此前预演线路,撤离至后山安全避险点,等待救援。
同一时刻,16名村民被围困的信息通过蜂桶寨乡政府,反馈至宝兴县抢险救灾指挥部。随后,一支由消防、公安、交通等部门人员组成的应急抢险救援队,携带救援装备迅速出发。
前往蜂桶寨乡的道路险象环生,多个路段先后因泥石流、山体垮塌造成道路堵塞。装载机开路,应急抢险救援队于当天上午9时许抵达该乡境内,又用近3个小时抢通该乡至被围困点道路后,抵达救援现场。
现场勘查和准备工作同步进行。
至下午2时,3名消防队员冒着河岸旁不时掉落石块、土块的危险,即刻出发,救援行动正式开始。
2小时内数次救援
被困群众成功获救
“来了!来了!救援队来了!”看着橘红色的身影不断靠近,被围困村民张焕奕激动地大声向周围同样被困村民呼喊道。
约3分钟后,橡皮艇顺利抵达群众被困地点。
第一批撤离群众共4人,为确保群众安全,救援人员还为第一批被救援村民分发了救生衣、安全帽。
10余分钟后,包括张焕奕在内,背着几个月大孩子的杨春桃,已年过七旬的苟必秀,在救援人员的协助下安全登船。
另一边,考虑到橡皮艇无法驶入河岸浅水区域,以及被救援人员身体情况,一辆装载机提前开到岸边等候。
又是一个3分钟过去,橡皮艇安全抵达。通过装载机铲斗,首批被救援人员顺利登岸,河岸旁等候的人群中顿时传来一阵欢呼声。
至当天下午4时许,又经过连续3次救援行动,被围困群众全部成功救出,无一伤亡。
安置转移工作同步进行。
根据受灾情况和防汛实际,蜂桶寨乡调整此前分散安置方式,采用村民投亲靠友、前往集中安置点等方式,对盐井村受暴雨洪水影响的所有村民转移安置。
截至当天下午6时30分,已有近50名村民相继抵达集中安置点——蜂桶寨乡小学。同时,为确保集中安置群众安全,安置点腾出4间教室,准备了70余张折叠床,并配套了被褥和所需应急生活用品。
“谢谢党委政府!终于安全了!”满头花白头发的苟必秀用慈爱眼神,看着已在杨春桃怀中再次安然入睡的婴儿。
本报记者 孙振宇
安置
逆行而上! 只为群众睡得安心
石棉县成功转移安置群众9038人
裂口长8米、宽0.3米,与去年相比没有增加,整个山体没有挪动……8月16日,石棉县回隆镇福龙村洋芋槽沟泥石流隐患监测点,地质专家刘海啸一边测量,一边向同事张紫恒报着测量结果。同行的回隆镇副镇长乌尼打破说:“只有把工作做细做实,才能让老百姓睡得安心。”
据石棉县强降水天气预测:预计15日晚到17日凌晨,石棉县有持续强降雨天气过程,普遍有大到暴雨,个别地方累积雨量可能超过100毫米。
医护人员在安置点为群众测量体温
石棉县通过租赁大巴车和短途客运车来转移群众
6小时转移
安全撤离不漏一人
8月15日19时25分,接村民王文兵的专车行驶到回隆镇竹马村小沟头(小地名)时,王文兵刚好从家里走出来。
持续强降雨后,小沟头成了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专家在排查中发现了小沟头的险情,乌尼打破立即带队给王文兵做转移安置思想工作。
当日13时,回隆镇在受领任务后,迅速组织镇村组干部、监测员、巡山员、党员等300余人成立防汛应急队伍6支,开展转移宣传、组织落实等工作。
回隆镇有24个地质监测点,分布在全镇6个行政村,不仅人员分散,而且战线很长。
“我们租赁大巴车1辆、面包车2辆,协调帮扶部门临时调度车4辆,全力集中转移群众。”同时,回隆镇还和栗子坪乡一起,组织力量对栗子坪乡元根村、西冲村村民进行转移安置。
8月15日17时15分,乌云密布,石棉县新民乡农乡村6组村民黄树友很着急。他的家刚好位于山脚下,暴雨天气随时可能引起滑坡和泥石流等灾情。该乡村组干部一直动员黄树友避险转移,但是黄树友却没有好去处。
“我们了解到黄树友的实际困难后,安排车辆去接他们一家转移。”新民乡党委书记姜松说。
历时6小时,在暴雨来袭前,石棉县共转移安置2677户9038人(含企业518人),其中集中安置933户3435人。
62个安置点
受灾群众的临时家园
棉被、矿泉水、面包……走进石棉县新民小学集中安置点,黄树友顿时有种温馨的感觉。
“这个安置点集中安置群众80户150人。”村民转移安置后,姜松又组织党员干部9人,为转移群众提供热水、泡面等服务。
从8月11日至8月16日,石棉县本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按照“三个避让、三个紧急撤离”的要求,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防汛救灾工作,发挥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率带作用,冲锋在前、全面动员,带领群众积极参与,全力做到紧急撤离“不漏一人”。
学校、医院、村委会……石棉县最终选择62个集中安置点进行转移安置。
“我终于可以睡一个安稳觉了。”黄树友很激动。
24小时守候
当吹哨人做守夜人
“我们组织避险7次,临时转移群众1300余户4100余人次,企业2家510余人次。”乌尼打破介绍,每一个联系干部要包宣传发动、应急演练、预警预报、隐患排查、日常监督落实,以镇村干部分片包干制,将责任压紧压实压到位。
石棉县综合分析地质地貌、山势水情,将辖区分为“重点危险区(地灾、山洪监测点涉及区域)、危险区(除开地灾、山洪监测点已销号的监测点和易造成泥石流、滑坡、岩崩的区域)和一般区域(远山离水的区域)”三级区域,制定3套不同区域应急避险预案,扎实做好分级监测、管控工作。
新民乡组织党员干部46人成立6支巡逻队,对避险转移区域开展24小时巡防,对重点路段实施管制措施,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新民小学安置点配备救护车1辆、医护人员2名、药品60余件。“每日医护人员还要给我们测量体温,对寝室进行全面消杀。”黄树友说。
本报记者 周代庆
部署
继续保持战时状态
坚决打赢防汛救灾安全度汛这场硬仗
全省、全市防汛救灾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本报讯 8月14日,全省防汛救灾工作视频会议召开。会议指出,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持续保持战时状态,时刻高度戒备、严阵以待,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压紧压实各方面各环节责任,坚决打赢防汛救灾安全度汛这场硬仗。
会议要求,要做到预报预警及时到位,强化部门联合会商研判,密切跟踪雨水汛情变化,聚焦重点区域、时段和人群,适时调度优化防御应对力量;要做到排险避灾有力,动态开展拉网式排查,分类落实监测预警、排危除险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致灾风险,适时果断采取转移避险措施;要结合前期抢险救灾情况,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转移避险等细节;要做到调度指挥有力,各级督导工作组要下沉基层一线,对重大风险隐患等督促及时整改。
会后,我市立即召开全市防汛救灾工作视频会议,要求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切实提高对做好当前防汛救灾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扎扎实实抓好当前防汛救灾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保持战时状态,确保防汛救灾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强化隐患排查,盯紧重点险点,实施应急工程治理,加快恢复防灾能力,强化会商研判,及时传递预警信息,强化科学避灾,落实转移避让刚性要求,强化抢险救援,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要压紧压实责任,形成各方齐抓共管的强大工作合力。
副市长王双全在雅安分会场出席会议。
本报记者 郑雨莎
援助
市红十字会:
51万余元援助物资已运抵雅安
本报讯 8月11日,我市芦山县、宝兴县、雨城区、名山区等地普降大暴雨,全市6县2区不同程度受灾。市红十字会系统快速反应,立即行动,及时收集灾情,向上级红十字会汇报受灾情况,先后争取到援助物资总价值达到51万余元。
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装运援助物资
灾害无情,人间有爱。8月12日,四川省红十字会紧急调拨1000个夏季家庭包,根据各地灾情情况,及时分发到受灾严重的地方,用于支持当地红十字会开展灾害救助工作。
首批家庭包已分发到芦山县、雨城区、名山区等受灾县(区),芦山县红十字会组织志愿者,陆续将分得的夏季家庭包运到芦山县龙门镇王家村;市红十字会、雨城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及时将夏季家庭包送到了雨城区八步镇。
夏季家庭包里配有毛巾被、蚊帐、短袖短裤、毛巾、盆子、长雨衣,以及纸、水桶、筷子、勺子、杯子、碗、电筒等家庭日常用品。物资的运抵发放,将解决受灾群众的燃眉之急,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8月14日,四川省红十字会再次调拨中国红十字会援助的夹克衫500件、棉被500床;调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援助的家庭箱300个。
截至16日下午,市红十字会争取的援助物资已运抵雅安,市红十字会将及时发放到灾区。 本报记者 彭加权
值守
雨城区望鱼镇人大:
风雨中坚守
护航村民安全出行
本报讯 近日,受强降雨影响,雨城区望鱼镇出现不同程度的塌方、滑坡等险情。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雨城区望鱼镇人大积极行动、靠前作为,深入受灾一线,积极开展救灾工作,用实际行动彰显为民本色。
暴雨过后,望鱼镇人大代表张君川、刘燕第一时间对地质灾害点开展排查工作。望鱼镇中坝村通组道路路基被洪水冲空,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发现险情后,二人冒雨在危险区域放置标识标牌,并在雨中值守,规劝村民绕行。
暴雨还导致望鱼镇四方村村道塌方阻断通行。望鱼镇人大代表张勇发现险情后,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村民自救保畅。脚上是泥,身上是雨,额上是汗,经过几个小时的劳作,四方村出村道路全面畅通。
本报记者 胡月
审稿:白雨锶 程普
责任编辑:任思瑗
来源:雅安日报 日期: 2020-08-17 08:31:34
编辑:任思瑗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