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1-19 09:45:30 来源:雅安日报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宝兴县在积极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8·11”持续强降雨灾害中,上下齐心、砥砺奋进的一年。
这一年,宝兴县委组织部立足本职、履职尽责,紧紧围绕宝兴县委“12338”工作思路,以政治建设、学院建设、基层党建、队伍建设、人才工作等为结合,全力助推宝兴县经济、社会、民生事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366日夙兴夜寐谋奋进,366天勠力同心破艰险。
当一年过去今朝再回首,人们惊喜地发现,政治建设取得新成效、学院建设实现新发展、基层党建迈上新台阶、干部队伍呈现新面貌、人才工作实现新突破等更多实效已跃然呈现。
如5.8万名宝兴人所愿,该县在积极投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升级版、国家大熊猫公园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中,继续保持着一年更胜一年的昂扬发展势头。
近日,记者再次走进宝兴县,在城乡间探寻这诸多亮眼成效背后的故事。
宝兴县村集体经济得到大发展,图为蜂桶寨乡村民观察菌棒菌丝长势
基层治理
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
1月6日,宝兴县蜂桶寨乡村集体经济飞地产业园,四川丰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自动化香菇菌棒生产厂内,菌棒源源不断产出。
“预计本月底,首批培养出菌丝的菌棒就可以提供给客户。”该公司负责人所说的客户,包括该乡现有4个村,涉及种植面积200多亩,且全部为村集体经济产业。
该乡原民和村、原光明村整合资金,在2018年租用原新华村地块建起标准化果蔬大棚,原新华村通过村民集资入股成立公司,并租用建成大棚发展特色产业。“当年纯收入就有25000元。”原新华村村委会主任、现民治村村委会副主任汪广斌说。
显著的探索实效,很快成为该县在持续加强基层治理中,针对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不足、资源分散、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探索持续提高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构成。
至2019年,在宝兴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蜂桶寨乡通过整合各级资金建起了村集体经济飞地产业园。至今,从整合多方资源建强基础、创新发展方式凝聚合力,到创新发展方式凝聚合力、强化村企合作实现共赢,一项项实在的举措,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相继落地。
以创新发展方式里的核心带动为例,“截至目前,作为‘核心’的园区已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入驻——流转土地林地——在各村建立村集体经济示范基地方式,累计发展食用菌、藤椒、桑叶等产业基地4000余亩。”宝兴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去年,该园区还被成功纳入2020年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培育对象名单。
有统计数据显示,在村集体经济促进带动下,蜂桶寨乡民治村2020年户均可支配收入达4.8万元,其中“三金”收入户均达1.2万元,占比达到25%。
由此以点带面,看宝兴县在这一年中以基层党建为引领,在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更多举措和成效:编制完成《宝兴县村集体经济三年发展规划》,出台分类奖补办法,收益分配使用范围、原则和程序得到进一步细化;发挥10个中省项目示范带动作用,村均收入5.29万元,总量同比增长75%……
宝兴县委党校“党建+基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图为该县党员干部开展团建活动
县管校聘改革中,宝兴县开展中小学校长竞职演讲
特色办学
坚持“党校+基地”一体打造
“家风关系着家之荣辱,更关系到民风、社风、党风、政风和国风……”
2020年12月23日,宝兴县委党校2020年基层妇联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上,以《传承廉洁家风、弘扬清风正气》为题的课堂上,理论联系实际的授课,让该县103名妇女干部听得津津有味。
至12月25日,该校共为此次培训开设了包括基层党建带妇建工作、廉政文化进家庭等在内的10堂专题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受益匪浅。”与会代表们纷纷点赞。
这只是刚刚过去的2020年,宝兴县委党校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党建培训工作的一个方面。
正如该校相关负责人所言,该校在着力巩固党校阵地的同时,以不断提高党校办学质量、党性教育水平为目标,将深挖红色资源优势与“党校+基地”建设模式相结合,着力在探索实践中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
这些探索,可总结归纳为“三个聚焦”:聚焦整合资源,通过统一规划建设、健全教学网络、用好独特资源,突出融合发展;聚焦本土优势,通过研发精品课程、突出现场教学、注重体验教学,突出特色办学;聚焦机制建设,通过细化管理机制、优化办学机制、强化保障机制,突出共建共享。
如“聚焦机制建设”,就在充分发挥“党校+基地”应有作用中,发挥了重要的“助推器”作用。
怎么做?以该项“聚焦”中的优化办学机制为例,宝兴县不仅采用招才引智、公开考录和外聘等方式,形成了共计80余人、“专职教师+外聘讲师+领导干部+红军后代”的多元化师资队伍。同时,主动结合宝兴县积极投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先后挂牌省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基地等6个教研基地,并与成都市委党校等6所院校签订框架合作协议、与省委党校等10所院校建立了常态化科研关系。
“目标明确,通过携手挖掘研发教学资源,将宝兴县委党校打造成为在川西地区,乃至更大范围内有影响力的特色党校。”宝兴县委党校相关负责人说,2020年,宝兴县委党校还被列为省委党校5个“党的建设智库研究基地”之一。
县管校聘
解开编制与学校捆绑的束缚
罗江,宝兴县原明礼乡中心校校长。2020年7月,通过参加该县中小学校长公开竞职,成功选聘为该县实验小学校长。
1月7日,宝兴县实验小学,就优化该校已实施的“青蓝工程”,罗江在多次征求意见后有了新想法:搭建更多平台,通过灵活多样的以老带新,促进教学质量再提升。“是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进一步激发了我干事的热情。”罗江表示。
罗江所说的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是该县直视农村义务教育痛点,于去年采取“优化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培育竞争机制,加强制度建设”改革路径,实施的一项供给侧改革。如:针对校点分散摊薄教育资源主要症结,大规模调整校点布局;教师全部从“学校人”变成“系统人”,由县教师管理服务中心按制度统一管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全员竞聘上岗等。每一项都可谓大刀阔斧。
更科学的配套制度,则为巩固教育改革成果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编制、人事管理、职称和绩效考核等领域制度,都很快进行了调整。”宝兴县委编办负责人说,核心就是向教育主管部门更多地放权。
——编制管理,实行总量控制基础上的备案管理方式,赋予教育主管部门统筹该县教师资源更大灵活性。教育主管部门可根据班额、生源、工作量等情况,结合师生比、班师比等因素,有效调剂县域内教师资源。
——优化管理,制定《教职工竞聘上岗工作实施方案》《教职工待岗培训管理办法》《中小学教师退出教学岗位实施办法》等文件,突破城乡壁垒、打破“一校定终身”格局,并有效阻断人为因素干扰教师资源配置的可能。
由此,宝兴县的老师可自主竞聘县内任何一所学校,既促进了教师交流和成长,也实现了优质资源向薄弱学校流动。
成效初显。至去年底,宝兴县35所学校调整为9所,教育资源得到更有效整合;小学、初中、高中老师周课时量分别提高21.4%、17.5%、22.8%;实现学校教师“双向选择”,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显著提高。
四川省专家服务团专家在宝兴县开展专题培训
深度融合
持续推进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
“退而不休,就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到思想上不退步、形象上不褪色。”“有乐有为,就是要始终围绕中心大局,在追求快乐中有所作为。”谈及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宝兴县离退休干部宝兴党总支书记齐克全这样说。
齐克全所在离退休老干部党总支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各种与党建紧密相连的活动开展得可谓有声有色。
无论是“我为疫情防控出份力”“脱贫攻坚网络书画展”“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宝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书画作品展”“老少携手·共筑规则意识”等主题活动,还是理论联系疫情防控、抢险救灾和“十四五”规划,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系统性学习贯彻等,都为助力宝兴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相似的有声有色活动还有很多,其背后离不开宝兴县在过去一年全力以赴以强化政治引领,全面加强离退休干部“三项建设”;围绕中心大局,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三大优势”;做好服务管理,扎实推进离退休干部“三化建设”等工作,实现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与老干部服务工作深度融合。
“1+2+6”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构架的顺利搭建,即为实效之一。“1”是指在全市率先成立县级离退休干部党工委,并负责协助宝兴县委开展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2”和“6”则是按方便管理原则,下设宝兴、雨城2个离退休干部党总支、6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对该县离退休党员干部分区域、规范化进行服务管理。
“离退休党员干部党组织生活缺失的问题因此得到切实解决。”宝兴县委老干部局负责人表示,为更好发挥离退休干部党工委引领作用,该县还在挂牌设立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的同时,制定了《宝兴县离退休干部党工委党建工作手册》《宝兴县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指南》,不仅形成了完善的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制度体系,也为继续扎实推进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
“党建+”引领老干部工作持续深入有力开展,图为宝兴县退休老干部送文化下乡
聚力发展
推动人才工作实现新突破
如何在切实深入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部署中,将省委、市委推动川渝人才协同发展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宝兴县给出的答案是:以柔性引才为抓手,不断健全专家人才服务基层的长效机制。
2020年11月11日,坚持聚力创新谋发展的宝兴县,携手四川省专家服务中心,成功签订四川省专家服务团宝兴智库建设合作协议。全省首个成渝专家服务团地方智库自此在宝兴县正式建立,首批签约专家就达38人。
“没有绝对的差学生,只有尚未发掘的潜能。”日前,一堂以“教师队伍能力素质提升培训”为题,重点针对班主任工作管理、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学校德育等工作的智力服务培训,在宝兴县火热开展。
此次别开生面的培训,主讲人正是作为智库签约专家之一的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青春。培训期间,专家不同的视角、风趣的语言和围绕案例的细致分析,得到与会宝兴县教育工作者的一致点赞。
“该智库还具有原创性、领先性和突破性。”宝兴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该县将继续以省专家服务团为平台、以智力需求为导向、帮扶项目为重点,通过在库专家开展专题讲座、技术指导、现场示范、决策咨询等方式,以柔性引智助力宝兴县高质量发展。
不仅仅是坚持柔性引进各类专家赴宝兴县开展智力服务,深知人才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第一资源”的宝兴县,在2020年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了旨在“引得进、留得住、能发展”的高质量、高水平人才引进和人才队伍服务工作——
健全政策体系,通过完善“1+9”人才支持政策,建立桑梓人才回引等“三项引才计划”协同机制,大力从高层次人才中定向选拔领导干部;推动人才下沉,加大红色师资、医疗人才、石雕工匠柔性引进,创办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助企“五帮一体验”活动;提升服务质量,启动人才安居保障计划,打造“拎包入住式”公寓59套,并将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从每年100万元大幅提高至每年1000万元。
本报记者 孙振宇
审稿:程普 白雨锶
责任编辑:夏天
来源:雅安日报 日期: 2021-01-19 09:45:30
编辑:夏天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