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7-09-25 11:47:50 来源:雅安日报/北纬网
他已93岁高龄,自退休至今一直坚持关爱青少年成长,一直坚持帮助贫困家庭的娃娃,一直坚持把省下的钱投向需要帮助的人,已奉献15万元退休金;他要求受助后成功从商者,把持住商人的“操守”;他把对社会、生活、学习的感悟整理成《人生杂谈》,自费印了400册,赠送给同事、朋友和青少年……
他是谁?在哪里?又是怎样一个退休老人?现在怎样?带着一个个问题,记者走向他——一个衣着大方又不失俭朴的老人——
93 岁高龄的何正儒在家看书。
花白的短发、俭朴的衣着、温暖的笑容……人们很难把“大爱”和这样一位老人联系起来——因为他实在是太平凡,太普通!
今年已经93岁的何正儒从事教育事业38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从汉源县河西中心小学退休后,他又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当起了同学们的义务课外“辅导员”,一干又是32年。
多年来,何正儒先后被评为省、市、县“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市“优秀共产党员”等。今年,他又被评为2015年度“雅安好人”。
关爱 只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宝贝
近日,记者慕名前往汉源县九襄镇拜访了居住在此的何正儒老人。93岁高龄的他精神矍铄,仍然能操持家务,照顾好自己和老伴的起居生活。
“近几年身体不比以前了,耳朵开始有点背。”何正儒告诉记者,这段时间前来拜访的人络绎不绝,他都很认真、细致地讲述他亲历的故事。
在何正儒的书桌上,一本相册展开着,显然此次登门,让老人又开始想念他曾经资助过的那些孩子们。
作为曾经站在三尺讲台上为孩子们上课的老师,何正儒目睹了周围许多青少年或因学业压力过重,或因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存在问题而闷闷不乐,甚至自暴自弃。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当过老师的他总有一种厚植于心的责任感,虽然已不在教师岗位上了,但他总觉得应该做点事。
恰巧1996年学校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下称关工委),何正儒被返聘回校任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进入关工委后,何正儒一直关注身边的“三失(失学、失业、失管)”青少年,对他们积极引导、教育和帮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在当地被誉为“知心爷爷”。
对于帮助青少年,何正儒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说:“帮助孩子,首先是同他们交朋友,把自己摆在一个与孩子平等的位置上。要与孩子进行心理上的交流,换位思考,设身处地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倾听孩子的想法。”
何正儒曾经为了帮助一个不愿上学的初中生而陪他玩了一个暑假,也曾多次颠簸数十里地去偏远乡村看望生活困难的他。为了帮孩子们解开心结,解决孩子与家长之间的矛盾,他还经常和孩子、家长一起谈心到晚上十点多钟。何正儒说,“付出这些,是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宝贝——既是父母的宝贝,还是祖国的未来。”
退休后的何正儒不仅是义务课外“辅导员”,更是“知心爷爷”。他不仅教孩子们知识,更教给从小缺失家庭教育的孩子克服困难,认真学习,健康成长的道理。
何正儒说:“只要有一个‘问题青年’改过来、进步了,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帮助一个人,只要他有益于社会,就是我的一份责任,也是一种乐趣。”
“人老了,能为社会作出点贡献,我感觉很快乐。其实,我把关爱送给孩子的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关爱和尊重,很幸福,很快乐!”
30多年来,“知心爷爷”何正儒帮扶数以千计的孩子,用无私和爱心在关爱未成年人的道路上呕心沥血,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精神演绎着生命的光华,用有限的生命将无限的爱撒向孩子们的心田,用爱心和执着的奉献让生命不停焕发出璀璨的光芒。
助贫 只因一只手也能捧热一颗心
何正儒工作38年,把省下的钱大都通过“关爱”二字,花在帮助贫困娃娃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当受他帮助的人要回报他时,却又总被他婉拒。何正儒常说,“接受了,就不是奉献了。”
何正儒教过的一个学生是河西乡香林村的白云泽。他因家境十分贫寒,初中毕业便回到了乡下。想做生意经商创业的白云泽找到何正儒求助,何正儒不但借了800元给他,还专门带着他去成都进货。虽然800元在今天微不足道,但在30多年前那是一个大数目——当时何正儒一个月的工资不足60元。两年后,白云泽的生意做出了眉目,有了起色,何正儒才抽回资金。对于生意越做越大的白云泽,何正儒一直在“关照”他,为他“护航”,要他“把持住商人的操守”。
多年来,何正儒记录了许多对社会、生活、学习的感悟。2000年12月,他整理出第一本书《人生杂谈》,自费印了400册赠送给同事、朋友和青少年。这些年来,又整理、创作了《百花园》、《 知道么》几本书近30万字。在这些书中,何正儒分别讲述着文明礼仪、求职应聘、如何奔向成功,以及交友、婚姻家庭等感悟,供他辅导的学生们学习借鉴。
何正儒整理的书在他的学生和当地青少年中广为传播。他们给出这样的评价:“一把能开启智慧的钥匙”“一块能指明人生航向的路标”“一抹能辉映光华的晚霞”“一部能跳跃旋律的乐章”。
何正儒坚信:伸出一只手,就能温暖一颗心。
32年来,他花在学生们身上的退休金已经超过15万元。每一个接受辅导的孩子,他都会密切关注他们的学习变化,有所提高的孩子都可以获得他设的奖学金。对家庭贫困的孩子,何正儒则会尽自己所能去帮他们。每年,何正儒都自掏腰包带着这些孩子去郊游两三次。每年大年初三,何正儒还会把考上大学和参加工作的学生们邀请到自家院子里聚会,谈谈过去一年的见闻和学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他们提出建议……
无私奉献不难,难的是持之以恒,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奉献!
成为模范也不难,难的是在漫漫岁月中把“模范”进行到底,成为道德典范——“雅安好人”!
这一切,何正儒老人做到了,并老当益壮,以昂扬姿态,在志愿服务于关心下一代,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的道路上,一路向前。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石雨川
责任编辑:徐珑源
来源:雅安日报/北纬网 日期: 2017-09-25 11:47:50
编辑:徐珑源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