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7-09-25 11:47:47 来源:雅安日报/北纬网
石棉牙医杨仕成坚信善有善报,用“大爱”书写着助人为乐的幸福生活。自己开诊所三十年来免费为60岁以上孤寡和五保老人镶牙,杨仕成认为爱是发自内心的,没有必要计较太多;爱是感恩,踏踏实实地尽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去帮助身边的人,生活才会更幸福,社会才会更文明。
11月28日,记者来到石棉县城东风路的新兴口腔诊所。宽敞明亮的室内隔了一间特用消毒室,室内数台医疗床。20多名年轻干练的员工,热情地接待着患者。50多岁的杨仕成,沉静与内敛流露在脸上,那是一种历经岁月磨砺而留下的平和与宁静。当记者与这位“雅安好人”面对面时,更惊讶于这位在基层服务三十年的医者对公益慈善事业的执着。
以医扶贫 悬壶济世
开设诊所后,为了更好服务病人,杨仕成努力践行“亲情+友情”的诊疗理念。他说,只有时时为患者考虑、事事为病人打算,才能缔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他热心接待每一位患者,为其施行最有效、最实惠的治疗方案,遇到有特殊困难的患者,予以特别照顾。曾经有位70多岁的大爷要装假牙,头一次是家人推着轮椅送到杨仕成的诊所来的,第二次是杨仕成带着制作好的牙具亲自送到老人的家里为其调治;另有一位80岁的老人想装一副假牙,跑了很多诊所和医院,都因风险大而被拒之门外,最后找到杨仕成,他接下了这棘手的活,并为老人配好了假牙。
张婆婆家住县城擦罗街,是位孤寡老人,由于年龄关系,全部换成了假牙,而假牙的保洁却让她伤透脑筋。杨仕成的上门服务,让老人觉得很温暖。
对医生这个职业杨仕成有着很深的理解,“对待病人应该像对待亲人一样。医生如果没有大慈大悲的心,就不是个好医生;做医生不是生财之道,而是仁者之术。”
“行医后,只要看到家境贫困的病人,尤其是孤寡和五保老人就不忍心收他们的医药费。”杨仕成说。
开诊所三十年来,杨仕成给上百位孤寡老人免费补牙、换牙,或是镶满口牙,并与较困难的老人建立了帮扶联系,平常打个电话,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过年过节就和家人一起上门送米送面,打扫卫生,给老人应有的亲情和温暖。
杨仕成常说:“当最苦最累熬不住的时候,你就想想病床上的就是自己的亲人。你把病人放在心上,病人就会把你记到心里。”
捐资助学 奉献爱心
杨仕成的诊所定位为大众化平民服务,诊所收入不高,还要免费为60岁以上的孤寡和五保老人医牙,帮扶较困难老人,但是不妨碍杨仕成诚信友善经营,献爱心,做公益。
工作日里杨仕成穿上白大褂,忙的是悬壶济世;业余时间,脱了白大褂,他也没有闲着,杨仕成将很大一部分财力都投入到捐资助学中。
杨仕成用自己无私的爱,托起了贫困学子的求学梦想。如今,这些孩子中不少人已经完成了学业,参加工作,结婚生子。石棉县栗子坪乡的罗建华,是他资助时间最长的一位,从初中到研究生毕业,杨仕成资助了罗建华7万元。
“虽然跟其他孩子一样,他也叫我杨叔叔,但他把我当父亲一样看待。”杨仕成说,这几年中,每当面临人生的重大选择时,罗建华都会找他商量,让他帮着出主意,“去年他研究生毕业,已经到甘孜州工作了。”
这几年,杨仕成用于救灾、扶贫、助学的捐款达几十万元。至于对孤寡老人、残疾人的优惠服务和经常性的义诊活动,就无法计算了。
杨仕成认为,爱心无关乎名利,身体力行、尽力而为就好;爱是感恩行动,踏踏实实地尽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去帮助身边的人,才会活得更幸福,社会才会更文明。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石雨川
责任编辑:任思瑗
来源:雅安日报/北纬网 日期: 2017-09-25 11:47:47
编辑:任思瑗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