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7-09-25 11:47:47 来源:雅安日报/北纬网
百善孝为先,孝乃百行源。
孝老爱亲,一直都是雅安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每年全省最美家庭乃至全国最美家庭颁奖典礼上,总有雅安“孝星”慈爱温和的面容。
近年来,王树芬“义养弃女”、何绍英“捐肾救子”等孝老爱亲的雅安故事,照亮和温暖着雅安万千民众的心灵。
孝为根本,13年悉心照料父亲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荥经县严道镇的高翔,是一名普通的农业工作者。
2004年,高翔的父亲高崇麟突感不适晕倒在地,经医院检查,因其患有高血压、冠心病以及脑血管病,导致身体已经不堪重负,肢体瘫痪、昏迷、半失语等病症随之而来。
为了减轻父亲的病痛,让他早日康复,高翔对父亲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
高翔每天早晨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为父亲洗脸擦身;中午一下班,高翔就往家赶,为父亲做饭、喂饭;下午回家后,他也会第一时间到父亲病床前嘘寒问暖,并为父亲翻身、倒屎倒尿。
夏天炎热,久卧病床,容易长褥疮。为了让父亲更舒适一些,高翔坚持每天为父亲洗澡;冬天寒冷,他每晚坚持为父亲洗热水脚、按摩,保持父亲血脉通畅。
这一照顾就是十三年,高翔没任何怨言,只是淡淡地说:“孝是做人的根本。”
孝老爱亲,大家庭里温暖和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孝,不仅是针对血缘关系,更是对所有老人的关怀;爱,也不仅仅只在亲情之间,更是对所有孩子的呵护。
韩兵今年43岁,却已跟一群老年人打了20多年的交道了。
她有一份特别的工作,是市社会福利院的一名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中,我就是这些老人的‘女儿 ’,陪他们聊天,给他们喂饭,为他们送终……”韩兵说,她20多岁的时候就从事这份工作了 。
市福利院里住着110位老年人,30多位“三无人员”,年龄最大的98岁,最年轻的也60多岁了。
韩兵坦言,有时候为了照顾不能自理的老人,会忙得手忙脚乱。最忙的时候,曾经一个人同时给两位老人喂饭。“我把饭菜端到桌上,左手一个汤勺,右手一个汤勺,同时给他们喂饭。” 韩兵说。
“如父母般地对待他们,让这群老人在福利院这个大家庭里,感受到温暖,所有的付出都值得。”韩兵表示。
在我市,这样的孝行也不乏少数。
2016年年初,汉源县富林镇青富村的 “童伴之家”成了杨月华事业的新起点。
“我就想给留守孩子们一个家,想让他们和城里的孩子一样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在“童伴之家”创办将近一年的时间里,这位“80后”妈妈一直坚守着自己是“守巢人”的初衷。
“童伴之家”其实是当地留守儿童的课外乐园。在这里,孩子们亲切地称杨月华“杨妈妈”。“杨妈妈”每天都会陪着孩子做作业、做手工、下棋、玩游戏,而且还会和孩子的父母保持联系,把孩子的情况及时反馈给他们的父母。
谈及留守儿童最缺的东西,杨月华毫不犹豫地说了两个字:母爱。 因为母爱,杨月华会耐心辅导孩子们学习;因为母爱,天气冷了她会不厌其烦地叮嘱孩子们多穿衣服;因为母爱,她会自掏腰包给孩子们买牛奶。杨月华常对孩子们说:“你们的父母远在他乡,你们有什么想法,千万别憋在心里,就把我当作你们的亲妈妈。我们就是一个大家庭,这里就是你们的温馨港湾。”
尊老爱幼,彰显时代风貌
在天全县新华乡孝廉村,人们谈得最多的是这里的村风。因名为“孝廉”,好村风自然就和“孝德”有关。
好媳妇高林悉心照顾身患癌症的婆婆;杨月辉老人63岁了,仍一直行走在关爱下一代的路上……
孝廉人一直以来都把孝道和正直为人看成是天大的事。村民们传承先人的孝德,尊老爱幼,将慈孝文化发扬光大,男女老少,共同绘出欢声笑颜的幸福的生活画卷。
一个小小的村落,取名“孝廉”,彰显的是对“孝老爱亲”美德的敬重,是对“孝老爱亲”品德的珍视。
近年来,我市注重为孝老爱亲典型提供保障机制。
我市连续多年的 “雅安好人”、“道德模范”“最美家庭”的评选就为孝老爱亲提供了精神标杆。2014年起,全市连续评选“雅安好人”,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是其中重要类别。初步形成了由市文明办牵头,市委宣传部和市妇联等部门参与,广大群众积极推荐、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长效推荐机制。
新闻媒体是道德宣传的重要阵地。为弘扬社会正气,各新闻单位以开辟专栏报道孝老爱亲典型代表,从平凡生活中寻找感人故事,从小人物身上发现闪光亮点,营造出赞扬、学习孝老爱亲的良好氛围。
市文明办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设立关爱帮扶机制,为道德模范解决实际困难。
孝老爱亲的热潮正在全社会形成。每年重阳节前后,不少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免费健康知识讲座,大学生则走进敬老院为老人们提供康复、护理、精神安抚服务,医院组织医疗队免费为老人义诊……各种活动精彩纷呈,老人们的欢乐笑容传递着社会对他们的敬重。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石雨川
责任编辑:邵也萍
作者:石雨川
来源:雅安日报/北纬网 日期: 2017-09-25 11:47:47
编辑:邵也萍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