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7-09-25 11:17:33
体现乡愁 留住记忆
雨城区八步乡77岁李仕和建水磨坊满足乡亲磨玉米面
作为年轻人,你见过水磨坊吗?你知道水磨坊是如何把玉米籽磨成玉米面吗?雨城区八步乡李家村,就有一座水磨坊,它不是供人观赏的模型,而是实打实把玉米籽磨成玉米面的水磨坊。
设计、建设这座水磨坊的人,是家住八步乡李家村77岁的李仕和。
5月20日,听着石磨转动发出的隆隆声,看着从石磨间“流”出的金黄色玉米面,李仕和兴奋地说,建这座水磨坊,不以金钱为目的,只想把消失的水磨坊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能够磨玉米、麦子等杂粮,满足越来越多老年人多吃粗粮、追求健康、长寿的愿望。
李仕和从八步乡农机站退休,其父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木工师傅,从事水磨坊、水碾坊高车、平车的制作和维修。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李仕和也成制作高车、平车的行家里手。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地古老的水磨坊、水碾坊因其效率低,早已被打米、磨面的机具所替代,作为掌握有祖传水磨坊、水碾坊手艺的他,不想让这一饱含众多技术密码的传统技艺失传,加上现在越来越多人、尤其是老人喜欢吃粗食,于是,他萌生了建水磨坊的想法。
去年5月,李仕和开始建水磨坊行动。几经周折,他找到一处废弃的水磨坊,并请吊车和货车把大石磨运到李家村,并在该村一条长期不断流的溪沟边建起水磨坊。
石磨把玉米磨成面粉后,仅完成了第一道工序,第二道工序是用箩筛面,主要是筛去玉米面中的玉米皮,让玉米面粉更加细,筛出的玉米皮,则背回家喂猪或喂鸡……站在新磨成的面粉旁,能闻到那股清淡的玉米清香。
李仕和说,水磨加工与机具加工完全不一样,水磨加工50公斤玉米,要用3个小时时间,去年8月到至今,加工玉米、小麦几千公斤,加工玉米的人远近都有,八步、观化、对岩、姚桥等乡镇及市区,不过,大多数是老年人。他建水磨坊只为留住记忆,原还老磨坊,为此,他不以金钱为目的,加工一公斤玉米,只收4角钱,主要用于消耗部件的购买和维护。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彭加权
责任编辑:王博
作者:彭加权
日期: 2017-09-25 11:17:33
编辑:王博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