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9-03-18 08:58:14 来源:雅安日报/北纬网
付永彪对安吉村发展银耳培植充满信心
“身在茶乡,全村大部分土壤却不适合种茶。”两年前,说到产业扶贫,名山区建山乡安吉村第一书记付永彪深感苦恼。
可如今,形势转变。“得社会力量帮扶,我们在银耳培植上获得了一定突破。接下来,将把银耳培育作为安吉村又一增收致富产业。”付永彪说。
45天见效
产业前景光明
安吉村是建山乡最偏远的一个行政村,在脱贫攻坚建档立卡工作中,曾属省定贫困村,有贫困户51户123人,经过各级政府、驻村工作组以及村“两委”不懈努力,2017年底,所有贫困户顺利脱贫。
但分析下来,大部分贫困户是依靠外出务工和政策兜底实现脱贫的,产业脱贫仅占30%,已脱贫户一度面临内生动力不足的困境。基于此,安吉村一直在寻找好项目。恰在此时,成都一农副产品配送公司想在安吉村建配送中心,并援建一个20万元的社会扶贫项目。
于是,银耳培植项目顺利上马。
项目落地非常快,去年12月建设;今年1月初竣工;1月中旬装菌包;3月初,第一批银耳长出来了。
“短短45天就见到了成效,我们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只有盯着一朵朵饭碗大小、亮晶晶的银耳,付永彪和村民们才相信这是真的。
“起初以为管护工作非常难,谁知只需要控温控湿。”因为离村委会较近,村党支部书记江现林当起了银耳培植中心的义务工人,每天数次浇水,江现林都保质保量地完成。“温度控制在16—30℃之间,湿度控制在70%—80%之间。”江现林已然成为行家。
首批菌包是援建公司送给安吉村的,以后再买,每个菌包需支出9元成本。江现林调查市场后发现,每个菌包正常产出的银耳市场售价在21元左右。电费,人工费、厂房折旧……经过反复核算,付永彪和江现林决定,在保证利润的同时,把销售价格略微调低,以确保上市后有价格优势。
产生示范效应
激发村民增收欲望
银耳在安吉村生产出来的消息不胫而走,迅速在村里、乡上、区上传开了,有来咨询经营模式的,有来看银耳品质的,有来购买的……付永彪以为,首批实验性培植的银耳需要一段时间消化,谁曾想,刚长出来,就被帮扶单位的同事们买走了500余朵,附近的村民也来捧场,陆续买走了200余朵,现在就只剩下100多朵。
因村务工作较多,银耳培植项目不可能一直由村委会操作下去。“我们会把这个项目以一个合理价格出租,让有意愿的社会力量或村民把银耳基地继续经营下去。”
付永彪粗略地算了一笔账,安吉村的银耳培植项目满负荷运转,每轮生产量可以达到3000朵,有2万多元的收入,如果按照银耳目前的市场价格,即每朵7元—8元,除开生产成本,每轮有5000元左右的纯利润,每年能为经营者带来4万元左右的收入,市场前景良好。
“曾经,安吉村许多产业项目因为各种主客观原因而停滞不前。”付永彪认为,将银耳率先种出来,会起到一定的示范带动效应,激发村民增收致富的欲望,让他们积极寻找项目,比被动帮扶更管用。“如果安吉村的花椒基地、蔬菜基地、蔬菜配送中心、月亮湾康养旅游等项目实施顺利,银耳培植项目很可能成为安吉村产业链上的一个重要补充。”
“接下来,我们会寻求与电商平台的合作,通过网络渠道把剩下的银耳销售出去,然后与建山乡猕猴桃种植合作社合作,让安吉银耳能以亲民的价格与广大消费者见面,彻底扫清影响银耳销售的阻碍因素。”付永彪信心满满地说,“现在,各种温控设备已调试好,储藏银耳的冰箱已经准备就绪,争取让接手者入手就可经营。”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刘庆红
审稿:白雨锶
责任编辑:夏天
来源:雅安日报/北纬网 日期: 2019-03-18 08:58:14
编辑:夏天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