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9-03-09 08:10:02 来源:雅安日报/北纬网
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今年全国两会,来自石棉县栗子坪彝族乡公益村的全国人大代表毛珍芳就彝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展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记者:实施精准扶贫以来,乡亲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变化?
毛珍芳:乡亲们的生活比以前大幅改善,用栗子坪乡西冲村彝族村民友古子大叔的话说就是:“西冲村以前吃玉米、红薯和土豆,现在吃白花花的大米饭;以前住的是四面透风的篱笆房子,现在住的是红砖瓦房;以前回家要徒步翻山越岭,现在公路通到家门口;以前村里由小水电供电,电压低,电饭煲煮不好饭,现在接入大电网,家里的电器都用得起、用得好。”
栗子坪乡以前由地方小水电供电,设备陈旧落后,遇上冬天下雪,经常发生倒杆断线的现象,家用电器无法使用。从2011年开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陆续投入资金1500万元帮助栗子坪乡新建线路、变电站,改造户表。经过改造,孟获村1000多名村民在2019年春节前用上了大网电。目前,孟获村正在建设国家4A级旅游区,供电改善帮助村民依靠旅游产业致富。
记者:你认为彝乡发展还有哪些困难需要解决?
毛珍芳:2018年,雅安市所属261个贫困村已全部“摘帽”,9.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现在各级关注的焦点从怎么脱贫转化到怎么巩固脱贫成果上。
雅安市以“天府之肺 生态雅安”为城市名片,最大的优势是生态环境好。为保护大熊猫的生存环境,我们放弃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发展模式,彝族群众收入来源有了新的依托保障。
2月14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在栗子坪乡开展公益扶贫捐赠活动,捐赠扶贫资金共计118万元,用于栗子坪乡元根村发展香菇种植业、新民乡双坪村发展水果产业、宰羊乡马富村发展黄果柑种植业。我们发展扶贫种植,一方面有助于留住农村劳动力,做强做大特色致富项目;另一方面,扩大了林木蔬果种植面积,增加了村民收入,同时又能保护大熊猫等珍稀物种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熊德兵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杨宇龙
审稿:白雨锶
责任编辑:任思瑗
来源:雅安日报/北纬网 日期: 2019-03-09 08:10:02
编辑:任思瑗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