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9-08-09 08:58:54 来源:雅安日报/北纬网
雅安日报/北纬网讯 作为一名有着近15年从军经历的退役军人,现任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科科长的张平曾先后在北京军区、雅安军分区服役。靠着勤学苦练和对党的无比忠诚,他不仅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军事训练标兵、优秀学员,更先后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2007年,张平转业回到地方工作,虽然脱下军装,但他始终保持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不仅先后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第一书记、优秀综合帮扶队员,更被雅安市委、市政府记二等功一次。其间,他所带领的综合帮扶工作队,被凉山州委、州政府评为“十佳乡镇工作队”。
冲锋在前 一腔热血显本色
2013年4月20日那天,地动山摇。那一刻,距张平任职原芦山县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不到半年时间。
震后不到20分钟,张平就让妻子带着年幼孩子乘出租车返回眉山老家,自己第一时间赶回芦山县,奔赴抗震救灾一线;徒步三个多小时到达联系村双石镇围塔村,第一时间将该村受灾情况反馈至芦山县抗震救灾指挥部;连续三个月抢险救灾中,始终同全体干部职工战斗在一起,全时段对全县灾后重建所需建材进行有效监管,为重建工程质量提供了有力有效保障。
至2014年10月,随着四川省乌木根雕材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我国西南片区唯一)落成时,张平也在通过人才递进班脱产培训后,奔赴新的工作岗位,任职第一书记。
新岗位在荥经县新添镇太阳村,作为荥经县3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张平的工作职责很明确——想方设法让该村早日实现“户脱贫”“村摘帽”目标。
有这样一张“成绩单”,能体现张平在太阳村任职第一书记时的付出——
累计落实帮扶项目50余个,争取资金500余万元;全村新修道路18公里,硬化道路4公里,铺设引水管道约8公里,彻底解决全村出行难、吃水难等问题;引导返乡创业村民建起生态养殖家庭农场,年出栏生猪约3000头,年产值近600万元,并有效带动全村生猪养殖产业发展;引导培育全省特色产业枇杷茶60万株,栽种枇杷茶60余亩,有效促进当地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扎根该村三年多间,张平给当地村民带来的实惠看得见摸得着。
王怀建,太阳村11组村民。依托脱贫攻坚好政策,以及驻村工作队大力支持,于2017年初建起了全村首个生态养殖家庭农场。在张平的积极引导下,他不仅通过“农场+农户”模式,持续为全体村民免费提供技术服务,更以“农户散养”“寄养”方式,为该村贫困户早脱贫、稳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远赴凉山 一腔赤胆写忠诚
2017年底,太阳村顺利通过考核验收,成功摘掉“穷帽”。
也就在此刻,来自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援凉山脱贫攻坚的号召,再次触动了他。2018年6月,张平远赴凉山州国家级深度贫困县越西县,成为该县越城镇脱贫攻坚专职副书记。
越城镇最低海拔1600多米,最高海拔3000多米,气候条件复杂;全镇共有贫困户400户,贫困人口1423人,是越西县贫困人口最多的乡镇。
怎么抓?结合到岗后大排查中发现的300多个问题,他面向全镇贫困户公开承诺“贫困群众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立足实际大胆提出“三重要、三结合、三导向”思路,带领综合帮扶工作队入村入组入户,在最短时间内理清了目标任务和问题短板;建立问题台账,对年度脱贫户、贫困户逐一建立对标推进作战图,实行挂图按月销号推进。
怎么干?他将多年扶贫工作中摸索总结出的“想、听、定、干、改”五字帮扶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所有帮扶队和镇村干部。
怎么帮?他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结合越城镇地理环境和群众所需,着力推动三个贫困村打造各具特色的脱贫奔康产业园,成效显著。
在以长效产业打好可持续增收基础时,如何帮助贫困村民建起“短平快”增收产业链,也是张平思考的重要方向。
采用“以畜换畜”方法,按村民自主意愿,向每户贫困户免费提供5头种山羊或2头种猪,至2020年底时,村民只需返还种羊或种猪成本,其余繁殖所得则全部归贫困户所有。截至目前,该镇已有320户贫困家庭通过该模式,拓宽短期增收致富渠道。另外,设立“到户产业”项目,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自主选择脱贫产业,按照先建后补原则,通过验收的贫困家庭将可获得最高5000元产业发展补助。
“在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之前,我将继续坚守并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张平说,“现在已到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时刻,我将用实际行动帮扶更多越西群众脱贫奔康。”
首席记者 孙振宇
审稿:白雨锶
责任编辑:郭涵
作者:孙振宇
来源:雅安日报/北纬网 日期: 2019-08-09 08:58:54
编辑:郭涵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