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9-07-02 08:28:37 来源:雅安日报/北纬网
初见刘金才,西装衬托的宽大肩膀格外引人注目,仔细一看,肿大的指关节让人有些惊心,双脚同样也因关节肿大只能穿上宽松的棉布鞋——这些都让他与周围的人显得有些不同,再加上他身上散发出的坚毅的军人气质,不禁让人感到,这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战场上九死一生
他说:要担负起这份责任
1956年,刘金才出生于石棉县栗子坪彝族乡元根村。由于当时家庭条件困难,刘金才并没有想过要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仅在校读了一个星期的书,他便回到家中务农。读书少成为他一直懊悔的事情。“如果以前多读点书,还可以把自己在战场上的经历写下来,那得多么精彩和振奋人心啊!”
1976年的一天,刘金才跟着村里的小伙伴在山上放羊,看见山下来了一辆军绿色的汽车。出于好奇,他们便凑了上去。殊不知,这一凑便改变了他的人生。
通过选拔,刘金才和几名小伙被选入了军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56013部队的一员。“当时我想,自己才20岁,不可能就这样一辈子待在山里,还得出去见见世面,多学点汉语,以后方便沟通。”
抱着这样的心态,刘金才在部队里认真训练,因其出色的能力还被评选为投弹标兵。
原本想着服完兵役回家能够找个好工作的他,却在1979年的一天晚上忽然接到紧急集合的通知,要求立即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来不及多想,刘金才领了1架半自动56式冲锋枪、4枚手榴弹、1双胶鞋,便奔赴了战场。
作为一名入伍3年的老兵,具有上战场打仗的硬本领,刘金才并没有害怕,逐渐适应了战场上的日子。看着一同前去的另外两名同为老乡的战友皆被炮弹所伤,刘金才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更加下定决心:“打赢这场仗,不能退缩!”
打下了一号高地,又去攻破二号高地,枪林弹雨中,炮弹就在身边爆炸,扛着枪弹和干粮,刘金才不怕危险冲锋在前。较强的应变能力,让他担任了爆破组组长一职,他身上又多了一份责任。
越南气候潮湿、雾气重,作战难度非常大,攻克下一个个高地非常不易。“战场要比想象的残酷,很多战友就倒在了自己的身边。”刘金才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子弹擦着耳边飞过,能活下来可以说是九死一生。
战争结束后,刘金才也因勇敢和优秀的作战能力,荣立个人二等功。
将儿子送进军营
他说:好男儿要报效祖国
战争结束,随着刘金才回到家乡的,不仅有军功章、作战服、退伍证,还有因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长期潜伏河水和阴暗潮湿的草丛而患上的风湿病。也正因如此,刘金才的手脚逐渐肿大,行动不便。
回乡后,刘金才娶了妻子并养育了3个儿女。由于经济困难,战友曾为刘金才在外地找了份挣钱的工作,但被他婉言拒绝。虽然经济较为困难,但他没有向党和政府提过任何要求、寻求任何帮助。他说:“这点困难算什么,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我是幸运的,我见证了祖国逐步强大、逐步繁荣富强的过程,我很知足了!”
深切地感到军人是个无比光荣的职业,刘金才相继将两个儿子送到了军营。
“留一个儿子在身边不好吗?”面对旁人的不解,刘金才回答:“耳濡目染,他们也想入伍当兵,报效祖国。这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
2003年,在两个儿子服兵役期间,长卧病榻的妻子去世了,这对刘金才来说打击不小。三名军人抱作一团,没有哭泣声,只有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军人就要明白肩上的责任。”刘金才就是以这样的态度教育着自己的子女,正因如此,他才显得平凡而又特殊。
每每看到电视上播放抗战影视片,刘金才都会留下激动的泪水。因为,他仿佛又回到了那时候,冲锋号角犹在耳畔响起,战友们冲锋陷阵的身影犹在眼前闪现……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吴丹
审稿:白雨锶
责任编辑:任思瑗
来源:雅安日报/北纬网 日期: 2019-07-02 08:28:37
编辑:任思瑗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