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9-19 16:56:59 来源:北纬网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9月5日12时52分,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我市石棉县部分乡镇山崩地裂、路断房塌,草科藏族乡、王岗坪彝族藏族乡一度失联,新民藏族彝族乡同样受灾严重。
市委、市政府以最快速度启动地震灾害一级应急响应、一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市应急管理局闻令而动、逆向而行,立即启动《雅安市应急管理局突发事件行动方案》,组建前后方13个工作组,高效联动、密切配合、齐心协力,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全力做好抢险救援、群众安置、灾害监测、物资保障、灾损评估等抗震救灾各项工作,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搜救 安置 恢复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抢抓72小时黄金救援期,才能在地震发生后最大限度确保受灾群众生命安全。
地震发生后,市应急管理局统筹协调专业救援力量和社会救援力量44支2200余人,全力开展人员搜救。同时,调集5架直升机、60余艘舟艇以及大量救援车辆,开展水、陆、空立体救援。截至16日,累计空中救援飞行75架次,转运伤员50名、群众115人,运送消防、医疗等救援人员132人次,投送各类救援物资约93.5吨;水路累计运输1022船次6259人,运送各类救灾物资20余吨,抢险救援有力有序。
用最快的速度救治受伤群众的同时,还要全力安置好其他受灾群众。
市应急管理局组织指导受灾县设置集中安置点,做好受灾群众转移安置,落实精准管控措施,坚决杜绝群众私自返回危房。结合实际制定“9·5”泸定地震受灾群众过渡安置方案,组织基层干部开展摸底调查和群众意愿收集,建立房屋受损、过渡安置情况、闲置可供公共资产、过渡安置意愿4本台账,确保受灾群众在过渡安置期间“安得下、稳得住、能满意”。
震后第三天,石棉县工业园区企业相继恢复生产。据了解,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安全监管人员、安全专家组深入县(区)和企业,主动上门督促指导企业开展震后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地震应急响应中止后,及时开展现场复核,帮助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提档加速”,灾区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
排查、评估、保障
始终坚持全面细致、科学高效
抓实抓细灾害监测防控方面,市应急管理局协调做好国、省地震烈度调查组现场调查工作,全市6度及以上区域面积6060平方公里,涉及4个县、38个乡镇(街道)。组织住建、交通、水利、自规、气象等部门加强震后灾害监测预警和隐患排查治理,严防次生灾害。
截至9月16日17时,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已逐一落实防范措施;共发送地震短信10万余条、山洪灾害预警短信1.9万余条、气象决策短信90.3万余条,发布水情预测10期等。
采取“边救灾、边统计、边完善”的工作方式,市应急管理局全面细致做好灾损评估。震后第6天印发全市“9·5”泸定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工作方案,成立了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的灾损评估专班工作组,抽调16个市级重点行业部门20余名业务骨干组建灾损评估工作专班,整合人力、集中精力、加班加点统计灾损,市政府领导每日调度,确保最短时间完成灾损评估,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地震发生后,各类物资大量涌入重灾乡镇,为科学高效做好物资保障,灾害发生后,市应急管理局第一时间向受灾县了解救灾物资需求,累计调拨帐篷、折叠床、棉被、棉衣裤、防潮垫、彩条布等救灾物资6.4万余件(套),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同时,推进救灾物资管理精细化、规范化,结合当前群众安置实际,组织受灾县做好救灾物资管理及回收工作,科学前置剩余救灾物资,确保救灾物资管得好、调得出、用得上、收得回。
面对灾情,面对生命的呼唤,市应急管理局全体干部职工没有丝毫的迟疑和退缩,他们与时间赛跑,与灾难较量,在生死关头,危难时刻,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训词精神,书写着“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的时代答卷,他们是一支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靠得住、打得赢”的应急铁军!雅安应急人全年365天无休,一天24小时值守,防患未然,枕戈待旦,抢险救援,夙兴夜寐,用实际行动汇聚起守护的力量,做危机前的那道屏障,灾难时的那束强光,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9月15日18时,我市终止市级地震灾害一级应急响应,但是战斗尚未结束,雅安应急人还将全力以赴助力雅安灾后恢复重建,帮助受灾群众早日重建美好新家园。
记者 蒋阳阳
审稿:程普 白雨锶
责任编辑:夏天
来源:北纬网 日期: 2022-09-19 16:56:59
编辑:夏天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