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9-06-18 11:43:52
她是,汉源县职业高级中学2017级学前教育专业的一员。
自进校以来在班级她一直担任班长,在学校她是广播站站长。同时一直担任学校各类大型活动主持人,全校性升旗仪式主持人等。
为了不断丰富提高自身素质,她加入了学校志愿服务社团、舞蹈社团、合唱社团、手工社团以及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培训小组。在汉源县职业高级中学,她重新找回学习和生活的自信,综合能力不断提高,变得青春、阳光、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
实践活动方面:她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类活动,刚进入职高校园就搭乘职高的大船,和同学们一同参加汉源县预防肺结核病的文艺汇演。之后曾先后参加在汉源县小堡乡举办的还山鸡节的文艺汇演;参加汉源县2017、2018年广场舞大赛并在决赛中分别取得好成绩,2017年代表汉源县赴雅安参加雅安市第四届广场舞大赛暨“越舞越好看”•四川广电网路第二届全民广场舞大赛雅安赛区决赛;参加2018年雅安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学习幼儿教师教学活动设计项目比赛,并荣获三等奖;参加小堡乡黄果柑品鉴会的文艺汇演;参加2019年“大美汉源,春满杏坛”的艺术节文艺汇演,荣获一等奖;参加四川省第九届中小学生校园艺术节荣获市一等奖和省三等奖;参加汉源县举办的2019春晚表演;参演由CCTV7现场摄制的2019年梨花节文艺节目;代表学校多次去武昌爱心敬老院进行爱心义演;参加汉源县2017、2018年桃花节文艺汇演;参加汉源县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文化惠民演出;参加“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新篇”读书教育活动,荣获三等奖;参加汉源县“青春建功十九大 不忘初心跟党走”集体朗诵比赛等活动;参演由CCTV-10《中国影像方志》对汉源县的宣传拍摄。在如此丰富的实践活动中使她也从中收获到了很多,也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兴趣特长也从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和展示,在诸多光环面前,她始终牢记老师的告诫: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思想方面:她一直牢记“作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一员,我们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军,都应为拥有时代赋予的使命而感到自豪,都应坚定理想信念,为肩负的使命去拼搏,去奋斗,去努力实现自己的青春梦”。她始终认为人生最遗憾的,从来都不是失败,而是根本没有去拼搏过。没有无缘无故的幸运,只有越努力才会越幸运,因此她在坚持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努力,无论做什么都始终不忘初心,珍惜和感恩一切,把所有的第一次都当作是最后一次去做。她认为一个人做事的态度最为重要,不论做什么、学什么她都会以真诚认真的态度去做去学。
学习方面:合理分配学习时间,有明确的目标,时刻不放松自己,始终坚持多方面的学习,努力做到学习活动两不误。学习成绩一直保持班上的前三名。紧张的学习,频繁的各类活动,专业基本功训练,各类活动的排练,让她的职高生活就像一个不断被抽打着的陀螺,保持着高速旋转。虽然过得很累,但她很充实,很快乐。
工作方面:作为广播站的站长,她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严格要求自己,协助校团委认真负责的做好学生会团队的各项管理工作,做好广播站的各项管理工作;她会将学校的每项管理要求和每次的会议精神认真传达给每一名广播站成员;以身作则、耐心的帮助成员,带领大家一同进步,认真听取成员的意见,了解每名成员的特长,力争让广播站负责的每项活动妙趣横生,让每一次活动都能成为传播职高学生正能量的平台。
作为班长她有较强的集体意识,有较好的组织能力,能够尽她所能全心全意的为班级为同学做事,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的管理。不怕苦不怕累,积极主动承担班级事务,是同学信任的好班长也是老师身边的得力助手。她一直告诫自己,一定要发挥自己的带头作用,给学校给班级带来积极向上的学风、班风;努力让“活力七班”成为全校学习的模范班级,而自己一定要尽力做到无愧于大家口中那个光荣而又神圣的“县优秀学生干部”的称号。
生活方面:她热情、活泼、阳光,礼貌待人、为人正直、尊敬师长,是一个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热爱生活懂得珍惜和感恩的女生。在家里她是协助父母做家务的一把好手,听话懂事,从不给父母惹麻烦,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也是邻居眼中礼貌、勤快、能干的乖孩子。在学校,是老师眼中踏实、上进、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是同学眼中勤奋、努力学习、乐于助人的好榜样。
她说:能有今天的一些成绩,离不开母校的培育。她会永远牢记教育她的每一位老师和伯乐,以及每一名同学对她的支持和帮助。
雅安女子温润如玉、秀外慧中,她希望自己做一名如此的品牌职高生。正值青春年少的她,今后的路还很长很长,但她始终坚信,每一个为梦想拼搏的人都会有出彩的机会。广大的职高学生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与奋斗,也依然可以活出彩虹人生,圆自己内心深藏已久的梦想。
责任编辑:郭涵
日期: 2019-06-18 11:43:52
编辑:郭涵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