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11-10 09:36:27 来源:雅安日报
抓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既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又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更是推进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市的重要抓手。
11月5日,全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会议召开,高屋建瓴地对全市下一步园区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现场会上,部分县(区)代表、企业代表、合作社代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进行了简要发言,现摘登如下。
汉源县: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引领 建设全国花椒第一县
在2019年汉源花椒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创建为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的基础上,汉源县整合各类资金2亿余元,聚力推进汉源花椒现代农业园区提档升级,奋力争创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
目前,汉源县花椒种植面积突破20.45万亩,鲜花椒产量达1.7万吨,花椒、甜樱桃等农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率达99%以上。通过品种选育、良种推广、标准化种植,汉源县改造低产花椒林近2.5万亩,建成9个万亩亿元示范区,全县花椒良种覆盖率达100%,共建成105万亩汉源花椒良种推广基地。
以产业链条为基石,走好园区发展“融合路”。汉源县在精深加工、产品研发、融合发展上下功夫,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成立汉源花椒产业研究院,拓展花椒精深加工产品市场,深入推进农工、农旅融合发展。
以数字农业为驱动,抢占科技支撑“制高点”。实现5万亩数字经济花椒产业基地科技化管理,真正把“手机”变成“新农具”。与阿里云深度合作成立汉源县阿牛农业科技公司,建成阿牛智慧农业展馆,真正把“数据”变成“新农资”。打造全国首个山区农业数字经济平台,建立全市首个果岭云仓电子商务生态产业园,真正把“电商”变成“新农活”。
以品牌塑造为引领,擦亮汉源花椒“金字牌”。形成了“公用品牌+行业品牌+企业品牌”的农产品品牌体系,出台《“汉源花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发布《汉源花椒品牌保护宣言》等。目前,汉源花椒品牌价值达49.65亿元,成功入选《欧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地理标志合作保护的协定》产品保护名录。
石棉县: 加快构建“2+N”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打造山区农业“样板区”
近年来,石棉县坚持以黄果柑、枇杷等特色产业为支撑,加快构建石棉“2+N”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力打造山区农业“样板区”。
目前,通过企业向园区聚集,园区与农户共建,建成县级现代农业园区9个,黄果柑和枇杷核心种植面积5万亩,辐射带动种植10万亩,培育现代农业企业31家,全面打通生产、加工、储藏、物流、销售全产业链体系,实现综合产值4.43亿元,逐步形成新的乡村经济发展增长极。
在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中,重点突出以党政、管理、规划为主的“三大引领”,全力实施基础设施优化行动、品牌营销增效行动、产地加工提升行动、产业发展培育行动、农业科技推广行动“五大行动”,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要素保障机制、技术保障机制“三大机制”,构建和培育了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新模式、新动能,开创了发展新格局。
下一步,石棉县将聚焦“农业多贡献”,全力以赴建设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努力探索一条山区现代农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为雅安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市贡献石棉力量!
天全县: 高质量建设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打造“川鱼”特色高端品牌
良好生态资源是天全县发展的底色,为了引导其向农业产业化转化,天全县突出“好山好水养好鱼”,推动冷水鱼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创建五星级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为抓手,全力打造“川鱼”旗下特色高端品牌。
在高质量建设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过程中,天全县突出“四个注重”,着力做优布局,推动规模发展;突出“四链互融”,着力提升效益,推动延链发展;突出“四大支撑”,着力保障要素,推动集约发展。
围绕将鲟鱼产业培育成“全国第一、世界前三”目标,天全县已在全市率先建成农业农村部养殖示范基地。主动融入全市全域数字化农业发展,天全县拟于12月底前完成数字渔业指挥中心建设。实行“行政化推动+市场化运作”,天全县实现年产鱼子酱21吨,产销量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二,全球市场占有率7%。
不仅如此,天全县还建成了全省最大冷水鱼加工中心和全套生产线,实现鱼子酱加工完全自主,并成功研发鱼子酱加工全套技术,申请到3项实用新型专利等成绩。
面对未来,天全县将力争成功创建全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让冷水鱼变成热产业、热经济,把农业园建成现代园、示范园。
四川蒙顶山跃华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强化创新驱动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山区茶叶现代农业园区的核心企业,四川蒙顶山跃华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在生产经营中,强化管理,严把质量关,努力开拓市场,增强企业联农带农致富的能力。
公司坚持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合伙企业”的经营模式,成立了雅安市名山区蒙峰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已成为国家级示范社。规范种植行为,建立绿色茶园基地22000多亩,带动农户5884户,其中核心基地8500亩,带动茶农2543户。
为了把好质量关,公司在抓企业技改、抓科技投入、抓质量追溯上不断努力,建成跃华茶业生产科技园区,成立了“雅安跃华黄茶研究所”,每年从利润总额中拿出15%用于科技研发。以质量求生存,公司的产品生产加工仓储包装通过了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认证,跃华集团绿茶产品农药残留已率先达到欧盟标准。
近年来,公司市场开拓成效明显,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打造了集茶园观光、茶文化体验和运动休闲为一体的“茶文化体验综合体”,促进茶产业、茶生态、茶经济和茶文化的融合发展。
下一步,公司将强化创新驱动,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提升品牌知名度,着力构建全产业链,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带领农民就业增收致富,引领乡村产业和农业高质量发展。
芦山县江志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产销联动共发展 锐意进取求实效
合作社自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县委发展纺织、中药材、文化旅游“三个三”战略定位,重点致力于马蓝产业发展。2020年9月,被评为四川省第十二批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
目前,合作社拥有社员200户,带动当地群众年人均增收300元。拥有马蓝种植基地2000亩、黄精种植基地200亩,是四川省境内最大的马蓝标准化种植基地。在壮大产销链条,持续健康发展方面,合作社结合芦山县现代农业园区提质增效项目实施,带动建设3000亩标准化马蓝种植基地、新建1.2万平方米的中药材初加工厂1个,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员,用标准化工艺加工自种中药材,延长中药种植产业链,助力中药种植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中药材逐渐成为研究开发预防癌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新药药源,且国际市场对中药材的研究不断深入,马蓝种植和加工地也拥有很大发展空间。面对机遇,合作社将不断学习外部大型种植基地的管理经验,以中药材园区创建为契机,优化中药材品种结构,着力解决中药材产出投入问题,提高中药材种植水平,形成中药材种植基地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
本报记者 吴丹
审稿:程普 白雨锶
责任编辑:夏天
来源:雅安日报 日期: 2020-11-10 09:36:27
编辑:夏天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