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9-06-03 08:57:10 来源:雅安日报/北纬网
教育乃是立国之本。
教育最终落实于学校、肩负于老师、培养于学生。而一所学校的优与劣,取决于教育,胜在师资、胜在学风、胜在学生。
对于天全县第二初级中学(以下简称:天全二中)这所年轻的学校来说,同样如此。
办学不到4年的时间,秉承“办全纳明德教育,育和逸知慧新人”育人理念的天全二中,得到了家长认可和社会肯定。
一流教学设施
奠定学校硬实力
落夕山下,书香袅袅。
5月28日,天空中偶有细雨飘落。“高山景行,乐学固本”,走进位于天全县沙坝新区天全二中的校园,“崭新”是给人的第一印象。
天全二中是“4·20”芦山强烈地震后新建的学校,于2014年10月开始修建,2015年10月15日正式投入使用,办学时间至今不到4年,是一所年轻的学校。
面朝二郎山、紧邻青衣江,依独特地势,整个校园呈台阶之势而布局,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同时又远离城区闹市,是一个能让人静下心来学习的好地方。
校园内,达德广场、立德塑像、广雅楼、恩泽轩、善思楼、轩昂楼、感恩走廊、慧行苑、乐思苑、德慧廊……从教学楼到校园道路、广场的命名,构成了天全二中独特的校园文化,让整个校园成为一本真实可见的“教科书”。穿行于这样一所以砖红色调为主的校园,内心充满着对知识的渴求、对学习的渴望。
优越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育人环境、完备的教学设施、丰富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教学模式,是天全二中校园魅力最直接的体现。
在教学楼里,一句句名人名言,镌刻在走廊、教室的各个角落,时刻为学生加油、呐喊。
“学校拥有18间专用多功能教室,24间白板数字化教室,全部使用多媒体数字教室进行教学,光纤网络全覆盖,可容纳1200名学生同时在校就读。”
“学校除了有室外足球场和田径场,还配备了设施齐全的室内篮球场、羽毛球场。即使是下雨天,学生也有体育锻炼的场所。”
“学校有学生寝室162间、床位1296个。”
提到天全二中的教学设施,每一位天全二中教师都如数家珍。
天全二中校园
学生模拟法庭
书法社团
教师队伍建设
打造智慧型团队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辛勤哺育。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兴衰成败。”天全二中党支部副书记刘明说,因此,学校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和班主任队伍建设。
天全二中目前拥有教职工96名,其中高级教师17名,一级教师38名,省骨干教师2名,市骨干教师6名,省级篮球教练员1名,国家C级足球教练员1名。学校从中精心选拔了20余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同时,为了建设“智慧型团队”,建立了规范的教师专业发展长效机制,天全二中还通过聘请专家讲座,选送教师到上海、苏州等地学习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针对新招考入职和学科教学不足3年的教师,天全二中专门还实施了“育苗行动”,成立“育苗行动”领导小组,通过“一追、二思、三展示”的方式,对年轻教师进行培养。
天全二中教科室主任熊燕介绍,“追”是指对新教师教学课堂进行追踪,“思”是让追踪教师与指导组教师进行思维碰撞、互动反思,“展示”则是通过教研组指导和学科骨干教师示范引领后,新教师向自己所在的学科教研(备课)组进行课堂教学展示。
“这样的培育方式,不仅仅是一对一,而是一对多,能够让我从不同的老师身上学到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让自己得到不断提高。”今年2月新入职的教师张露就是“育苗行动”的受益人之一。
张露原本是一名英语老师,但由于各学科老师是在每学年的第一学期就安排到位,所以张露目前暂时承担政治学科的教学。
因为是政治学科的“门外汉”,张露要花很多时间查资料、备课。“我必须要自己先学懂这些知识点才能教学生。”张露说,一开始尽管她准备的教案很长,但在讲课的时候,不仅很快就把教案讲完,而且学生的课堂反馈情况也不太理想。但随着“育苗行动”的开展,张露渐入佳境,把从其他老师那儿学到的经验融入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听课效率果然提高很多。
熊燕介绍,第一批参与“育苗行动”的教师有13名,通过培训提高,其中有4名教师已经成为班主任。
同时欣喜地看到,一支以“智慧、责任”为核心,具有现代意识的教师队伍在天全二中发光发热,并且这支队伍还在不断进步、不断壮大。
学生进行物理实验 韩斌 摄
感恩陈列室
教学以学生为本
以德育为先
时针拨回到2015年10月29日,这一天,在外借读的300余名学生投入了天全二中的怀抱,琅琅书声响彻校园。
而今,这300余名学生已经毕业,并且用优异的成绩书写下了天全二中的第一份“工作总结”。
2018年6月,天全二中首届毕业生参加中考,学生洋思成以总分681分的优异成绩成为天全县第一名,雅安市第四名。不仅如此,这届毕业生的各学科中考成绩平均分均为天全县第一。
成绩的背后,是天全二中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培养。
“学生进校的第一周,我们主要进行学前教育,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规范。”天全二中办公室主任陈旭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学生成才的基础。
为了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天全二中从领导班子到普通老师,都花费了很多心思。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全员参与、全面展开、全程监督的“三全立体化管理”模式逐渐形成。全校上下齐抓共管,不留管理空白。对学生晨读、课堂学习、校园行走、寝室内务等校内活动进行全面检查,不留检查盲点。对学生的在校情况实行“24小时督导”,及时将学生的在校表现向年级、班级、家长反馈,不留时间空当。
之所以能办到“24小时督导”,是因为天全二中是一所全寄宿制学校。
而针对学生公寓,天全二中实行准军事化管理,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陈旭说,准军事化管理虽然很严格,但能够督促学生养成讲卫生、讲秩序、讲纪律的好习惯,从而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来自天全县老场乡上坝村的羊楠是该校7年级2班的一名学生。进入天全二中前,羊楠连自己的衣服都不用洗。“开学几天的时间,我就学会了自己洗衣服。”羊楠说,习惯了学校军事化的管理,她自己也变得越来越独立,父母也觉得她成长了很多。
刘明说,通过“三全立体化管理”保障了学习教育教学秩序,强化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促进了学校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形成,提升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此外,学校还通过升旗仪式、国旗下演讲、主题班会和各类节日、纪念日活动等形式,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贯穿始终。”刘明补充说。
如今,“一言一行体现素质,一举一动展示修养”,这句话早已被天全二中学子铭记于心。
因材施教有妙招
学生成长见成效
不管在哪所学校,学生的能力都是参差不齐的,因此需要老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才能让学生各有所获、得到进步。
天全二中目前招收的学生大多来自天全县农村,学生的知识基础相对薄弱、眼界也相对窄了许多。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天全二中的老师百倍用心。
“还记得当年开学后不久,我叫学生在课后自己制作英语学习卡片,没想到很多学生直接在明信片背后写上英语单词,就成了他们心中的英语学习卡片。”英语老师高冬梅回忆说,“那时我才反应过来,之前的教学方法得改,要不然会耽误学生的学习。”
高冬梅说,以前接触的都是城里的学生,大多都有绘画、舞蹈、手工等特长,所以制作英语学习卡片对他们来说轻而易举,而且还各具特色。
在意识到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薄弱的事实后,所有老师都和高冬梅一样,开始对各自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日复一日,周而复始。“渐渐地,从办黑板报就能发现,学生从过去一味地模仿变成了探索、创新,所以每一期黑板报出来,我都很感动。”高冬梅说。
不仅如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领导才能,高冬梅还把她之前摸索成熟的“讲师团”模式带到了天全二中。
提起“讲师团”模式的形成,作为“创始人”的高冬梅打趣地说,这是她在19年的教学生涯里“偷懒”的杰作。“每堂课只是老师讲,学生很容易疲劳、走神,但让学生参与到讲课,他们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
“一开始,我是在班里组建英语学习小组,希望通过小组学习的模式,让小组成员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高冬梅说,经过一段时间,她发现个别英语成绩好且语言表达能力也好的学生慢慢成为小组里的活跃分子,颇有小讲师的架势。于是便开始有意培养小讲师,再通过小讲师带动其他组员。“经过实践发现,为了当上小讲师,大家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成绩也有了进步。”
如今,“讲师团”模式不仅在高冬梅所教的英语学科得到了推广,还延伸到了其他学科。
此外,在高冬梅担任班主任的9年级1班,班干部也是让学生们轮流担任的,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9年级1班的黄菁菁说,成为小讲师,让她对学习更有兴趣;担任班干部,则让她的领导能力和口才得到了锻炼,不再胆小、更加自信。
注重个性化发展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在大力推进德育工作的同时,天全二中还十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全员寄宿管理,学生在校时间长,学生的校园生活会不会很单调乏味?学生的兴趣爱好该如何培养?
为了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天全二中充分运用了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运动场、图书馆和计算机室等功能室的作用,为同学们开设了丰富多样的兴趣班,培养学生的特长,丰富学生的在校生活,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陈旭介绍,学校还开发了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播音、手工、辩论、阅读等15门校本课程,由学生根据兴趣特长自行选修,利用每周一至周四下午开展校本课程,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搭建了平台。
此外,学校每年还定期开展“我的舞台”才艺展示月、校园足球联赛、学生社会实践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把所学运用到实践。
“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学生们的兴趣和特长得到了挖掘和发挥,比如‘我的舞台’才艺展示,锻炼了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能力。比如校园足球联赛的举办,甚至还把一些原本不懂足球的同学培养成了足球爱好者。”陈旭说,各类活动的举办,学生的参与面达到了100%。
目前,天全二中已经成立了“4队1组1团”的兴趣特长团队。“4队”是篮球队、足球队、羽毛球队和舞蹈队,“1组”是书法组,“1团”是合唱团。“通过‘4队1组1团’,有特长的学生得到了再培养、再提高,有兴趣的学生得到了再挖掘,有潜力的学生得到了再激发,让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发展。”刘明说。
建校以来,天全二中得到了县、市、省各级党委政府的肯定,先后获得了天全县“教学质量一等奖”“学校管理一等奖”,全市“感恩教育基地”“科普示范校”,全省“优秀少年队集体”“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同时还成功申报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一份份荣誉,是对天全二中走内涵式发展之路的肯定。然而,面对教育这个永恒的事业,天全二中才刚刚起步,今后的路还很漫长。
新时期,面对新的挑战,天全二中将抓住机遇,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开拓,全面提升办学实力,力争将学校建设成为川西山区教育强校。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李春蓉
审稿:白雨锶
责任编辑:任思瑗
来源:雅安日报/北纬网 日期: 2019-06-03 08:57:10
编辑:任思瑗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