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9-10-18 08:31:03 来源:雅安日报/北纬网
提要:
社会保险事业是改善民生,增进百姓福祉的重要保障。社保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全民社保”的格局基本形成、社保模式的创新探索……每一项社保工作的推进,每一项便民措施的出台,都给万千家庭带来了无限温暖和希望。
近年来,我市不断积极探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社保制度和模式,努力发展社会保险的新机制、新模式,让社会保险制度成为实实在在的社会“稳定器”、民生“安全网”,切实增强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市民在社保银行一体化服务网点办理社保业务
案例回顾
“社银合作”新模式
办理业务更方便
今年6月,人社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广地方典型经验进一步提升人社服务水平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提及雅安积极探索“社银合作”模式,将银行网点打造成人社服务平台,拓展了人社服务的空间,雅安“社银合作”模式作为典型推广到全国各地。
雅安“社银合作”模式的推广和探索,极大方便了企业和群众,有效拓展了我市人社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打造了新时代人社部门服务民生的靓丽名片。
2018年1月10日,工行雅安分行熊猫大道支行开业,标志着我市首家社保银行一体化服务网点正式亮相,在这里可以办理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参保登记、参保查询、社保缴费、权益证明打印、社保卡办理等业务,市民办理社保卡只需提供身份证,立等可取,一经推出便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这是市人社局与商业银行携手,积极进行社保业务探索创新的缩影之一。
雅安“社银合作”模式依托银行网点,延伸服务触角,借助银行网点数量多、密度大等优势,深化社银双方合作,在社银合作营业网点嵌入人社标识、悬挂“社银合作”灯箱,将银行网点打造成人社服务的“基层平台”。
同时,聚焦高频事项,授权业务办理。市人社局允许银行接入金保业务系统、连接人社网上办事大厅,授权其办理人社低风险业务。
“拿出手机,足不出户,只需要动动手指,就能轻松缴纳社保费用。”家住雨城区的王进说,以前缴纳社保费用很麻烦,要专门抽时间去缴费地点,遇到人多还要排队,自从“社保e缴费”推出后,在手机上就能缴纳社保费用,非常方便。
“社保e缴费”也是“社银合作”模式的一项重要举措,免除了缴纳人员排队久候的难题,即便市民身处外地,只需动动手指就能轻松完成缴费。真正实现多渠道、全兼容、广覆盖进行社保费用缴纳,让市民缴纳社保费用更方便。
雅安“社银合作”模式中还包含了开通手机人脸识别认证、电子社保卡申领等业务,推出“社保e缴费”项目,支持微信二维码、自助终端等缴纳社保费,试点开展创业担保贷款网上审批服务,群众只需填写基本信息、网上申报5至10分钟即可完成。
经验总结
用好社银两方资源
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
市人社局作为社会保险事业的主管部门,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引入市场化机制借助第三方力量,融合社银“两大渠道”,用好社银两方资源,创新推出“社银一体化”服务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建成“社银一体化”服务网点25个、24小时“社银一体化”自助网点36个,办理人社业务130余万笔,涉及社保基金近18亿元。
“我们以工行雅安分行熊猫大道支行网点建设为切入口,以点带面,推动工行制定出台‘社银一体化’建设省级标准,迅速将‘雅安模式’推向全省。”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说。
全省工行标准化的‘社银一体化’服务网点已建成110多个,覆盖了90%的市(州)。与此同时,由于与工行雅安分行的成功合作并取得双赢的初步成效,激发了在雅各银行建设‘社银一体化’网点的积极性。目前,中行、农行、建行、农商行、邮储银行等均已全面参与建设,形成了良性竞争局面。
目前,农行雅安分行已建成3家“社银一体化”网点、1家24小时“社银一体化”自助服务网点,并推出微信扫码支付方便群众“线上缴费”;建行雅安分行已建成1家“社银一体化”网点,并将“融支付”功能嵌入人社APP、微信公众号方便群众“掌上缴费”,人社服务的创新运用不断增强。
雅安市中心城区“社银一体化”网点数量已接近中心城区人社基层服务平台数量,群众到银行办理人社业务成为常态,“社银一体化”服务网点成为构建“城区10分钟、乡村5公里”人社服务圈的重要支撑力量。“今年年底,全市拟增加‘社银一体化’网点30家左右,服务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说。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柳青
审稿:白雨锶
责任编辑:夏天
来源:雅安日报/北纬网 日期: 2019-10-18 08:31:03
编辑:夏天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