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7-22 08:51:31 来源:雅安日报/北纬网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2021年上半年四川国家调查主要数据。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上半年四川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 25232.39亿元,同比增长12.1%,两年平均增长6.2%。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2062.70亿元,同比增长8.0%,两年平均增长4.6%; 第二产业增加值9272.77亿元,同比增长10.2%,两年平均增长5.8%; 第三产业增加值13896.92 亿元,同比增长14.1%,两年平均增长6.6%。
随后,成都平原经济区各市也纷纷亮出“半年报”成绩单。数据显示,成都平原经济区各市呈现出经济稳中加固、生产需求继续回升、消费贡献率增加、创新动能持续增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等态势。
【成都市】
实现GDP近万亿元
近日,成都市统计局发布2021年上半年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根据市(州)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上半年,成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602.72亿元,同比增长13.1%,两年平均增长6.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10.18亿元,同比增长7.0%,两年平均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2959.02亿元,同比增长11.2%,两年平均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6433.52亿元,同比增长14.2%,两年平均增长6.8%。
上半年,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五大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其中,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产业、医药健康产业分别增长24.3%、13.6%、10.1%;1—5月份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0.9%、37.2%。高技术制造业较快增长,增加值增长20.5%,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6.5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餐饮收入分别增长21.7%、120.2%;1—5月份高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35.3%。市场主体持续增长,上半年全市新登记企业16.2万户,同比增长27.4%;全市新登记新经济企业增长43.9%。
上半年,成都市以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为总目标,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攻坚年”主题,不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生产需求持续改善,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发展动力显著增强。上半年,成都市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态势。
【绵阳市】
经济活力显著增强
7月19日,绵阳市发布2021年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2021年上半年绵阳地区生产总值1546.17亿元,同比增长13.1%,两年平均增长7.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6.47亿元,增长7.1%,两年平均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600.56亿元,增长12.3%,两年平均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789.14亿元,增长15.0%,两年平均增长7.8%。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8.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7.4%。工业效益持续好转,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69.62亿元,增长31.0%,两年平均增长15.8%;实现利润总额64.24亿元,增长73.0%,两年平均增长28.5%。
上半年,绵阳市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经济活力显著增强,质量效益明显提升,总体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
“上半年全市经济延续恢复性增长态势,但经济运行中面临的外部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恢复均衡性还需增强,恢复回升基础还需进一步巩固。”绵阳市统计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为全面建设中国科技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作出新贡献。
【德阳市】
“稳”是主基调 “好”是总态势
7月20日,德阳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21年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2021年上半年德阳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228.69亿元,同比增长12.3%,两年平均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95.64亿元,同比增长8.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603.60亿元,同比增长10.4%;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29.45亿元,同比增长15.3%。
上半年,德阳市上下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总的来说,“稳”是主基调,“好”是总态势。
运行稳。上半年,德阳市主要经济指标两年平均增速比一季度加快,保持稳定恢复态势。
就业稳。德阳市城镇新增就业26501人,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的66.3%,同比增加3494人,增长15.2%。
物价稳。上半年,德阳市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4%,总体物价进一步回落。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上半年,德阳市GDP增速居全省第5位、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居第3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第4位。
转型升级势头良好。上半年,德阳市服务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52.9%;高技术(制造业)产业增长较快;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成长,全市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两年平均增长49.1%,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速高42.1个百分点。
质效水平不断好转。财政收入质量提高。截至6月末,德阳市新增市场主体1.7万户,同比增长6.1%;德阳市市场主体共计23.7万户,同比增长17.1%。
【遂宁市】
生产经营复苏有力
7月19日,遂宁市上半年经济成绩单出炉。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上半年,遂宁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8.16亿元,同比增长11.1%,两年平均增长6.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1.63亿元,增长8.7%;第二产业增加值333.03亿元,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293.5亿元,增长13.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8∶46.4∶40.8。
遂宁市统计局负责人表示,上半年,遂宁市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生产经营复苏有力,消费需求企稳回暖,呈现出稳中向好、稳中加固的发展态势。
上半年,遂宁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7%,两年平均增长7.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6.1%。
分经济类型看,大中型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6%,国有企业增长13.5%,股份制企业增长14.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4.9%,私营企业增长6.3%。
分行业看,35个行业大类中有24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其中,食品制造业同比增长18.7%,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19.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2.8%,医药制造业增长21.0%。
分重点产业看,五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16.1%。其中,电子信息、食品饮料、油气盐化工、锂电及新材料、机械与装备制造产业分别增长24.9%、22.7%、12.6%、20.9%和1.0%。骨干产业中,冶金建材产业同比增长1.9%。
【资阳市】
工业投资增速
跃居全省榜首
今年以来,资阳市紧扣成渝门户枢纽、临空新兴城市发展定位,坚定贯彻“强工业”部署,牢牢把握“执行落实年”要求,加快提升“5+1”现代工业体系能级,工业经济稳定增长,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工业增加值支撑全市经济增长。上半年,资阳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2.4%,列全省第9位,两年平均增长7.8%,列全省第6位;全部工业增长12.2%,高于资阳市政府“双过半”目标任务0.1个百分点,是三次产业中唯一完成半年目标任务的主要经济指标。
工业投资增速跃居全省榜首。继去年底工业投资扭转连续五年负增长态势以来,资阳市工业投资延续迅猛增势;今年上半年,全市工业投资完成34.4亿元,增长42.5%,列全省第1位,已取得“双月”榜首的可喜成绩。
口腔医疗先导产业领衔增长。工业“5+1”现代工业体系能级不断提升,上半年,口腔医疗产业高速增长,实现产值8.7亿元,增长65.5%;食品饮料产业复苏加快,实现产值61.7亿元,增长31.8%;纺织鞋服产业增长平稳,实现产值16.9亿元,增长13.5%。
骨干工业企业做大做强。专题召开资阳市工业骨干企业家代表座谈会,精选32户骨干企业,研究配套8项“百万级”奖励支持措施。上半年,爱齐口腔、机车公司产值分别增长60.7%、61.1%;安井食品、百威啤酒、加多宝饮料产值分别增长59.1%、39.6%、183.3%。
【雅安市】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1%
7月19日,雅安市统计局发布雅安市“十四五”首份“半年报”。根据市(州)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上半年,雅安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80.47亿元,同比增长12.1%,两年平均增长6.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2.87亿元,同比增长8.0%,两年平均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32.63亿元,同比增长10.8%,两年平均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94.96亿元,同比增长14.2%,两年平均增长7.3%。
工业生产稳步恢复。上半年,雅安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两年平均增长7.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6.6%。
今年上半年,雅安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巩固和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全市生产需求不断扩大,市场活力有效提升,经济运行持续恢复、稳中加固。
【乐山市】
发展质量得到提升
今年以来,乐山市坚持“稳农业、强工业、促消费、扩内需、抓项目、重创新、畅循环、提质量”工作思路,供给侧稳步恢复,需求侧活力持续显现,企业效益明显改善,发展质量得到提升,乐山市经济运行持续恢复、稳中加固。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乐山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005.89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4.39亿元,同比增长8.0%;第二产业增加值425.05亿元,同比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486.45亿元,同比增长12.9%。
工业生产保持增长,企业效益明显改善。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分三大门类看,规模以上工业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制造业增长14.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6%;股份制企业同比增长14.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2.0%;私有企业同比增长12.1%。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重点监测的23种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中,有16种产品增长,其中水泥增长10.5%,钢材增长51.5%,多晶硅增长13.1%。
服务业稳步恢复,生产经营逐步向好。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9%。其中,住宿和餐饮业增长26.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5.5%,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4.7%,房地产业增长9.9%,金融业增长6.2%。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经营好转。1至5月,乐山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2%,超七成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实现增长。
【眉山市】
经济持续稳定恢复
根据市(州)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眉山市地区生产总值为738.99亿元,同比增长12.7%,两年平均增长6.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6.75亿元,同比增长8.0%,两年平均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92.01亿元,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360.23亿元,增长16.4%,两年平均增长8.6%。
工业生产稳步恢复。上半年,眉山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两年平均增长7.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7.1%。
分行业看,眉山市33个行业大类中有21个行业增加值同比正增长,增长面63.6%。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98.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9.5%。
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54.8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利润总额40.1亿元,增长59.8%。
总的来看,上半年眉山市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加固、稳中向好,但经济运行中仍存在部分行业受市场环境影响波动大、消费市场活力还需进一步提升等问题。
“下一步,全市将继续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开放发展为引领,全面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深入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成都都市圈副中心,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眉山市有关负责人表示。
审稿:程普 白雨锶
责任编辑:郭涵
来源:雅安日报/北纬网 日期: 2021-07-22 08:51:31
编辑:郭涵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