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8-01-19 18:20:23 来源:四川日报
本报讯(记者 罗向明 史晓露)1月15日,在双流综保区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保税维修基地,我省首台境外保税维修飞机发动机交付仪式举行,标志着四川自贸试验区改革任务中的飞机发动机保税维修改革试验任务顺利完成。 此前,当国外航空公司发动机需要在国内维修基地维修时,须先将发动机运输至境外申报出口,然后境外发动机供应商或修理厂家以“修理物品”方式进口该发动机再发回国内,方能进行维修;待境内厂商维修完成后,又须将发动机出口至境外转移物权后,再报关进口至境内。其间,客户将支付更多的运费和等待较长的维修周期。以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维修的CFM56发动机为例,每台境外航空发动机往返于境内外,仅物流费用就需要约40万元,运输时间约1—2周。 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保税维修基地入驻双流综保区后,积极开展飞机发动机保税维修业务。从2017年10月31日第一台境外业务飞机发动机正式入区维修测试到交付使用,意味着境外飞机发动机保税维修业务全流程顺利完成,为航空公司大大降低了成本,节约了时间。 飞机发动机保税维修改革试验是2017年四川自贸试验区改革任务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第一个经国家部委审批同意后完成的改革试验任务。下一步,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天府新区片区双流区块将以双流综保区为主体,向国家部委申请区域整体开放开展境内外航空发动机及其部附件维修业务,吸引国内外优势航空维修企业聚集四川发展。
审稿:白雨锶
责任编辑:夏天
来源:四川日报 日期: 2018-01-19 18:20:23
编辑:夏天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