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7-21 11:47:14
宋开贵,男,1942年,中国工商银行石棉支行退休职工。
在银行工作的35年里,他以雷锋为标杆,把自己作为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哪里工作,就在哪里发光。1997年,宋开贵退休了,但是他的心并没有退休,他坚守为社会无私奉献的理念,以助人为乐的人生准则,加入志愿服务行列中。并与其他两位同志组成治安巡逻组,预防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为群众的安危保驾护航。他还义务扫街,为城市的美丽、整洁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每天清晨,总是能在石棉县的街头巷尾看到宋开贵的身影,这个身影让人觉得熟悉又亲切,这个身影便是宋开贵,每天他都会沿着街道仔细地观察着每一家商铺、每一个门面,每一扇单位大门,为群众的安危默默奉献,为社会的安定贡献力量。在他的感染下,身边的两位退休老人也加入进来,于是,他们组成了治安巡逻组,对街道两旁的商家、住户、单位等进行日常治安巡逻,为这座城市增添安宁与和谐。
宋开贵是中国工商银行石棉支行的退休职工,是全国金融系统劳动模范,作为一名老党员,70多岁的他“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见落后就帮”的精神,激励着全行党员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已是古稀之年的他,退休后心却没有退休,依然坚守着为社会志愿服务的信念,他希望退休后的自己能继续发光发热。于是将工作30多年的安防经验用在了服务社会当中,他坚持每天早晨巡逻县城街道,中午、下午在银行交接班时,帮助查看库款出入金库时的外围安全。
在空闲时候,大家总能在县城的步行街看到一个辛勤劳动的身影,风雨无阻。他不是清洁工,却又是最负责的清洁工,在步行街上,他拿着扫把,将纸屑烟蒂扫去,“虽然退休了,但是我的身体很好,依然能为社会发挥余热。”面对自己的志愿服务,宋开贵这样说道。虽然他已经70多岁了,但是人老心不老,他总是在为这个社会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每天除了巡逻街道、商铺、住户等地,他还会拿着扫帚走上街头,义务清扫街道,十年如一日,他已记不清换了多少扫帚,清理了多少垃圾。
退休后,他的志愿服务主要是发挥专长,服务于社会治安,他巡逻、维护公共秩序、查看重要地方的安全。在普通人眼里看起来是没有什么轰轰烈烈、引入注目的,但了解他的工行人没有谁不知道他的先进事迹。
在退休之前,宋开贵以雷锋为标杆,把自己作为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哪里工作,就在哪里发光。他在银行负责保卫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守押金库、押运现金是银行风险最大的工作,在上世纪,银行安保设备很少,为了保证银行正常营业,宋开贵有车坐车,无车徒步,无论是骄阳烈日,还是风雨交加,总会在营业前将现金安全运到营业网点十几个储蓄所。在他工作中,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守护着金库,他经手押送的现金就超过50亿元。他坚信防患于未然总比事后补救好过千倍万倍,金库、营业网点、职工宿舍,他每时每刻都要仔细查看,生怕一个马虎就出事。“有他在,就不会出问题。”银行的同事和领导总是很信任他,相信他。在他工作期间,银行大院总是整洁安全的,因为扫大院被他“承包”了,金库、办公室的安全总是令人放心的,因为每日至少三次的巡查他一次都不会怠慢。
在宋开贵的柜子里,荣誉证书有几十本,总行、省行的,政府、公安部门的,样样都有。但他最珍视的是那本1989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中国金融工会颁发的全国金融系统劳动模范的证书。这些证书是对他工作的认可,是对他在平凡岗位做出的不平凡成绩的肯定,也鼓励了他在做好银行安全保卫工作的同时,投身到为社会志愿服务之中。1986年他接受了公安局派出所指定的城区第三片区治安巡逻任务。一年四季不管刮风下雨,下班后准时到岗查夜巡逻。他先后协助公安人员抓获不法分子56人、小偷100多人,义务维护石棉县汽车站的治安秩序,调节旅客纠纷200多起,制止打架斗殴事件180多起。
从1991年到2001年,他坚持了10年的社会治安巡逻执勤志愿服务工作。随着年龄的增长,风险很大的治安执勤工作已经不适合他做了,但他把街道巡视、维护街道公共秩序作为了新志愿服务工作,2010年他与志同道合者自发组成义务巡街组,开始了清晨志愿巡视街道。如今,在银行大院内外、步行街,依然会看到他的身影,一个不计报酬,一心要为社会发挥余热的老共产党员宋开贵。
好人寄语:退休了还是可以为这个社会贡献余热。我将继续干好志愿服务这个工作,为这座城市献出力量。
道德点评:宋开贵的行为感染着身边的人,许多人纷纷加入到他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一位七旬老人尚能如此,那么还有谁能不为这个社会,不为群众做点事情呢?他是年轻人的榜样,是党员们的榜样,他以助人为乐的精神,无私的胸怀照亮着这个社会。
责任编辑:郭涵
日期: 2020-07-21 11:47:14
编辑:郭涵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