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5-07 15:01:30
何学江
何学江,男,汉族,中共党员,1979年1月生,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中峰镇人。于2001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65355部队退役,疫情防控期间成为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消杀志愿者。
何学江(右一)与同组志愿者一起准备从绿区进入红区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身处武汉的何学江没有选择回家,而是毅然加入武汉抗疫志愿者队伍,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从1月29日至武汉解封,何学江每日早出晚归,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参与长期消杀防疫任务,工作时间均在10个小时以上,从早上8点就要穿戴好沉重且密不透气的专用防护服、口罩和护目镜,背上50多斤的喷雾器,游走在医院每一个角落,刺鼻的消毒水在杀灭病菌的同时也不断腐蚀着他的双手。下班脱下防护服,里面的衣服都早已被汗水浸透,鼻梁骨和颧骨被口罩箍得生疼,一双手早已被不知道是汗水还是药水泡得发白蜕皮,但他没有任何怨言,从不叫苦喊累。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疫情面前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力量,更是用自己的“微薄之力”筑起防疫战斗前线的“战斗堡垒”。
今年41岁的何学江就职于上海英盾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并于2019年12月12日被调往武汉市,后被提拔为保安队长,负责武汉市某在建工地的安保工作,待遇是月薪6000元加五险一金。自武汉“封城”以后,何学江负责的工地人去楼空,工作变得轻松惬意又安全,待在有空调和暖气的房间内,看看电影,定期到工地上转转。但望着空无一人的工地,何学江不免自嘲,这里,真的还需要他吗?一名独守“空”地的保安队长。
“武汉‘封城’后,环卫工人依然在坚守岗位,看着他们坚强的身影,我眼睛湿润了,不禁想起胡主席的铮铮讲话——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疫情暴发后,身处武汉市的何学江热血滚滚,迸发出誓与病毒干到底的浓浓战意。1月28日晚,偶然的机会,何学江看到武汉市一社会团体招募一线医院消杀防疫志愿者的消息,“我不能每天只关注新闻在那里唏嘘嗟叹。”疫情当前,他坚定地选择了守护自己的初心和使命。1月29日上午,何学江毫不犹豫辞去工作,瞒着家人毅然决然加入了抗疫志愿者队伍,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后湖院区红区急需消杀志愿者,有人报名吗?”1月31日上午10时左右,志愿者微信群中的一条消息引起了何学江的注意。“我结婚了,有儿子,后继有人,无后顾之忧。没结婚、无孩子的不适合。我时刻准备着。”何学江急切地报上了名。
从参加后湖院区红区消杀工作以来,何学江每日早出晚归,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参与长期消杀防疫任务,每天都承受着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医院消杀防疫工作由包含何学江在内的三人负责,从早上7时30分就要穿戴好沉重且密不透气的专用防护服、口罩和护目镜,背上50多斤的喷雾器,游走在医院的每一个角落,刺鼻的消毒水在杀灭病菌的同时也不断腐蚀着他们的双手。何学江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0个小时以上,下班脱下防护服,里面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鼻梁骨和颧骨被口罩箍得生疼,一双手早已被不知道是汗水还是药水泡得发白蜕皮。
“也许我个人力量单薄,但涓涓细流终将汇聚成海,只要人人都出份力,我们将最终打赢这场战斗。”何学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疫情面前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力量,更是用自己的“涓涓细流”筑起防疫战斗前线的“战斗堡垒”。
何学江正在进行消杀
人常言:“唯家与国不可辜负。”而在国家危难面前,无数人在家与国之间做出了自己的抉择,何学江亦如是。何学江的妻子患有急性脑膜炎,虽经过前期的治疗病情有所好转,但一直依靠药物控制,随时有复发可能。1月31日晚,收工回家后,面对生死未卜的前路,慎重思考后的何学江在桌前写下了一封家书。“老婆,对不起,我只有守住前面的大家,才能有后面的小家,在你生病生命垂危时是社会各界奉献爱心挽救了你,现在疫情肆虐,是我站出来回报社会,贡献自己一份力的时候了。”见字如面、纸短情长,何学江的别言字里行间不仅流露着浓浓的亲情,更涌动着深深的家国情怀。何学江说,疫情不退,他决不撤,党徽和军歌相伴,他一定会平安回家,这是他内心坚定的信仰和对家人的承诺。
何学江自从成为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消杀志愿者,两个多月时间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直到武汉市“解封”,才得以回家。对此,他从不后悔自己的决定和选择,用他的话说,他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退役军人,就有责任和使命那样做。
好人寄语:也许我个人力量单薄,但涓涓细流终将汇聚成海,只要人人都出份力,我们将最终打赢这场无硝烟的战争。
道德点评:何学江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退役军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筑起了防疫最前线的“战斗堡垒”,彰显了疫情面前新时代共产党员和退役军人的力量,向社会各界传递着“抗疫有我”的正能量,是一位充满家国情怀的榜样。
记者 李桃月
责任编辑:郭涵
作者:张毅
日期: 2020-05-07 15:01:30
编辑:郭涵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