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8-12-25 17:59:48
宋德军,男,汉族,1973年12月出生,家住芦山县芦阳街道办城西社区西江村8栋39号,现为国网芦山县供电公司在职职工。
宋德军是同事们眼里的“铁人”,数十载随一根根银线像钉子一样钉在了群山峻岭;他和他带领的班组是领导手中的“靠得住”,面对一次次急难险重的任务,他总能迎难而上,出色完成任务;他是客户心中可爱的光明“守护者”,24载的默默坚守,换来了千家万户的祥和与安宁。
每年6月至9月是宋德军最忙的时候。他妻子说:“一遇打雷下雨,不管睡得多熟,只要听到雷声,他立马就醒,然后就一直盯着手机,不停翻看信息了解灾情,时刻准备着要冲出去抢修线路。”
2018年7月20日至21日,受持续高温天气及强降雨影响,芦山县3条35千伏线路、15条10千伏线路及支路停运,349台区22388用户供电受到影响。
芦山县供电公司连续启动Ⅲ级应急响应,在此次行动中,宋德军连续2天带领全体班员在山间巡视排险。晚上暴雨连连,白天又烈日当头,他克服重重困难,全力开展抢修复电工作。
7月21日16时,芦山县供电公司副总经理杨龙斌在35千伏金大线抢修现场,听说宋德军因中暑几次呕吐,仍坚持工作,不肯去医院治疗后,命令班组员工强行将宋德军“押送”到医院接受治疗,一行人还未出发,宋德军就晕倒了。
一直昏睡在病床上的宋德军终于睁开双眼,看到守候在床边的徒弟苏虹铭,他低声询问:“35千伏金大线恢复送电没有?”得知抢修工作圆满完成,线路恢复送电,兄弟们已安全到家,宋德军脸上才露出满意的笑容。这次中暑晕倒,竟成了宋德军工作24年来的第一次“离岗”。
2016年入职的新员工苏虹铭,是宋德军的得意门生,苏虹铭说:“师傅生病倒下住进医院,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在我们眼中,师傅就是战神,工作起来不要命,风雨雷电在他面前完全就是小菜一碟,明明自己有‘三高’,却总是轻伤不下火线。好几次,我劝慰师傅‘你都是40岁的中年大叔了,该好好保养身体了’,可是这话一出,除了一个白眼,没有别的。”在苏虹铭的心中师傅就是他学习的榜样。
“宋德军带领的输电线路班,一直是我们‘最靠得住’的班组之一,不管工作指标有多少,压力有多大,他总是千方百计,全力以赴,圆满完成任务,这支队伍多次获得省公司、雅电集团安全生产先进班组荣誉。”作为宋德军的直接领导杨龙斌这样评价道。
2013年芦山发生强烈地震,宋德军带领的输电线路班打了一场抗震救灾硬仗,他们开展震后巡视工作,对每条线路、每基杆塔、每台开关实施地毯式、全方位、无遗漏排查,对受损线路进行“紧急救治”,震后工作量大,山间的巡线可能面临生死考验,但线路班全体队员在他的带领下毫无怨言,经过不懈奋战,国家电网公司向灾区人民兑现了地震当晚点亮县城以及迅速恢复灾区供电的庄严承诺,得到赴芦山指挥抗震救灾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
2018年1月29日,芦山遭遇罕见雪灾,宋德军带领班组员工对线路开展抗寒防覆冰紧急巡视工作。在110千伏棕大线现场,山间的巡线路已结冰,行走极为不便,为确保这条重要线路安全可靠供电,全体巡线队员相互配合着,硬是在皑皑雪山中摸索前行了七八个小时。
“我爱高压线”,是宋德军的微信网名。作为一名输电线路运维人员,他的网名直抒胸臆地透露出对自己职业和岗位的挚爱,同事们都称赞他是电网最前沿的“线保姆”。他带领这支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团队日复一日勤奋工作,把客户的需求牢记于心,谱写出国网人的默默坚守,无私奉献的赞歌。
好人寄语:把生命和热爱的工作融为一体,牢记使命,以最饱满的工作态度把热血献给人民群众。
道德点评:24年的无怨无悔,24年的坚守岗位,让宋德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风雨无阻、通宵达旦,只要有任务,他总是能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面对灾情,宋德军冲锋在前,担负起国网人的职责和使命,用无私的敬业精神点燃万家灯火。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郑旸
责任编辑:夏天
日期: 2018-12-25 17:59:48
编辑:夏天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