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9-02 16:06:43 来源:北纬网
余存春,男,52岁,汉族,雅安市名山区马岭镇余沟村四组村民。
《弟子规》中说:“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行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说者易,行者难,于是又有“久病床前无孝子”的俗语,说明伺候亲人一月两季易,三年五载难。这位52岁的男人,每天精心照顾着瘫痪在床七年的母亲,用无私的奉献诠释着孝心的可贵,在当地传为佳话。
时间倒回至2018年2月,春天的气温如同孩儿面一样多变,爬上爬下阴晴不定,上午还是艳阳高照,下午就呼呼刮起了大风。
刮了一夜的风,气温骤降。凌晨6点,余存春准时起床,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摸摸母亲的被褥有没有湿,虽然夜里起来两次为母亲接尿,他还是担心她会尿床。还好,被子都是干的。他又试试母亲脚边的热水袋,也是温的。
打开炉火,温上饭。余存春端来洗脸盆,仔细为母亲擦洗脸和手。这时,饭已经热好了。他盛上一碗放在母亲的床头,一勺一勺喂她吃下,等他三下五除二吃了饭,看着时针已指向七点。此时,正准备出门打理茶园的余存春停下了脚步,转身走到床前,再次俯身摸摸被褥有没有湿,知年命的余存春已经不像年轻时那样有力气,那时他抱得起母亲为她把尿,现在他只能端着尿盆为她接尿……
7年前,母亲因病导致高位瘫痪,头部以下全部不能活动,这给余存春重重的打击,他望着母亲那苍白的头发和满脸的皱纹,眼里充满了泪水,“妈,您年轻的时候没过上几天好日子,到老了得了这个病,我一定要让您的余生快乐的度过。”
母亲重病,妻子视力不好,自理生活能力差,所以家里大事小事全部压在了余存春这个中年男子身上。
余存春不善言谈,看上去有些木讷,却是个心细如麻的人。
余存春给母亲擦洗
每天傍晚,天一上黑影,余存春就睡下了。他都是和衣而卧,他说只有这样在冬天的夜里他麻利起身照顾母亲。
2018年那年冬天特别冷,余存春就给母亲盖上两床被子。他说,晚上用电热毯皮肤会干燥,而且还怕母亲尿床后,引起电热毯漏电,他不敢给母亲用电热毯,宁愿晚上多起几次给母亲掖掖被子,多换几次热水袋里的水。
常年卧床的人最怕生褥疮。每次母亲大便后,余存春都用温水为她擦洗干净。夏天傍晚为母亲擦身洗浴更是他不会遗忘的工作。
有一天晚上母亲突然闹肚子,疼得大小便失禁,余存春借来三轮车推着母亲到诊所看病,等吊完水回到家已是凌晨。他把母亲安顿睡下后,又忙着清洗换下的衣裤。
母亲因长时间卧床,全身肌肉坏死严重,如果肌肉被长时间压迫,还会造成红肿,甚至出血,这些都让余存春更放心不下母亲。每天除了出门采茶维持生计之外,一般都会在家里陪着母亲、照顾母亲。
母亲患病后很少见人,常常是郁郁寡欢,余存春更是坚持每天花两个小时时间用轮椅推着母亲到处走走、看看,“让母亲散散心,精神上康复更有利于身体康复。同时也让母亲看看家门口这些年的巨大变化。”余存春说。
生活的艰辛没有击垮余存春,反而让他变得乐观和坚强,村干部去他家看望余存春,问他:“你每天这样照顾母亲累吗?怨吗?烦吗?”。他说:“累是累,但是更多的是替母亲难受。”余存春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是在尽心尽力照顾自己的母亲,一如当初母亲照顾儿时的他。
七年如一年,为了这个家,他已不知什么是劳累。
春暖还凉。2019年一个早晨,醒来的余存春像往常一样用自己温暖的手去触摸母亲的被窝,可这天早晨,他触摸到了母亲的身体已变得冰凉、僵硬……这个亲人去世了。
撕心裂肺的悲痛化作涓涓的泪水从余存春脸颊汇流而下,但他咬住了嘴唇,没有让自己哭出声。
这几年来,他无微不至照顾父母,这是责任,更是无私的爱。母亲去世后,她表示还要一直照顾好妻子……
在历史长河中,孝行穿越了时空,美德继承了传统。余存春7载照料瘫母的孝行故事,正为我们娓娓述说着人世间美好的真情,家庭中善良的美德,感人肺腑,荡气回肠。
榜样的力量,润物无声。孝老爱亲在当地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自觉行动。
本网记者 石雨川
审稿:程普 白雨锶
责任编辑:夏天
来源:北纬网 日期: 2020-09-02 16:06:43
编辑:夏天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