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9-11-20 15:53:58 来源:雅安日报/北纬网
王国芬,女,汉族,48岁,雅安市天全县新华乡孝廉村一组村民。
1996年,王国芬嫁入天全县新华乡孝廉村一组,数年如一日服侍半身不遂、瘫痪在床的婆婆,一如既往、无微不至、从不言弃、无怨无悔。在王国芬的感染下,她的丈夫和两个儿子也十分尊敬和孝顺长辈。每天,一家人轮换着照顾老人,喂饭、擦身、上厕所等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多年来日复一日,从不嫌脏喊累,毫无怨言。尊老爱幼也成了这个家庭的优秀家风,代代相传,而王国芬孝顺婆婆的孝心孝行也成了当地流传的一段佳话,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影响和感动着周边村民,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榜样。
王国芬劳动中
王国芬出生于天全县新华乡河埝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父母老实淳朴、厚道正直。王国芬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在父母的教育和熏陶下,从小就是一个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爱幼、人人称赞的乖孩子。1996年,王国芬经人介绍,认识了家住新华乡孝廉村一组与她同岁的杨才康,并结为夫妻。
王国芬的公公婆婆也是地道的农民,纯朴热情。当时,她的婆婆杨奇芬52岁,性格开朗随和,婆媳关系融洽。婚后尽管家境贫寒,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谐,一家人过得平淡幸福其乐融融。然而,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2012年10月,和王国芬生活了十六年的婆婆突患脑梗塞导致半身不遂瘫痪在床,治病大笔的医药费不仅几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而且婆婆从此由一个健康人变成生活难以自理的人,全家遭受了沉重大家。而她的婆婆是个急性子,也一时难以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时常耍性子,发脾气。不管面对婆婆怎样的刁难,王国芬总是忍耐退让,不愿再惹婆婆不开心。而她为了让婆婆早日康复,每天从地里回来后无论多忙多累,都会第一时间扶婆婆在院子里练习走路。后来,王国芬婆婆的病情加重,她每天给婆婆喂水、喂饭,洗洗涮涮,从来不叫苦喊累或抱怨。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杨奇芬老人却是久病床前有孝媳。期间,王国芬既要服侍婆婆,又要忙活家里十几亩田地,她每天早上天还未亮就要起床,做好饭菜送到婆婆手上,然后出早工,晚上回家照顾婆婆休息后,还要收拾家务到深夜才能去睡觉,她起早贪黑,披星戴月,任劳任怨,毫无怨言。她的婆婆有晚餐喝水的习惯,王国芬每晚都会习惯性地提前准备一杯温水;婆婆大小便不方便,便放了一个便桶在墙角,每天至少清洗一次;婆婆洗澡要备好衣物、洗澡水……吃喝拉撒无一不安排得妥妥当当。自从婆婆瘫痪以来,王国芬很少在外过夜,到十里八乡喝喜酒或帮忙,都会赶回家侍奉婆婆,否则怕家人不能照顾好婆婆。
在王国芬的精心照料下,杨奇芬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虽然75岁了,仍然精神矍烁,容光焕发。她逢人就说:“王国芬就是我的好女儿,她是好人,好人有好报呀!”左邻右舍也都认为,如果没有王国芬的孝敬之心,杨奇芬的生活和精神都不会有这么好,那个家也可能会垮掉。
王国芬的丈夫和两个儿子,在王国芬的感染下,他们都十分尊重和孝敬长辈。她的丈夫杨才康也成了孝廉村里有名的孝子。杨才康虽然在几年前,因发生意外摔伤背脊,但这并不影响他照顾瘫痪卧床的母亲。他每天天没亮就起早,和妻子一起开始照顾母亲,喂饭、擦身、上厕所,多年来,夫妻俩每天晚上没有睡过一个完整的好觉。对此,两人毫无怨言。
王国芬陪伴瘫痪的婆婆
如今, 王国芬的两个孩子只要一进家门,第一件事就是去照顾奶奶,洗衣擦身,或说话解闷。她的大儿子20岁就到深圳打工,贴补家用,而说到王国芬,她的大儿子总说:“妈妈是我最好的老师。” 从小到大,王国芬对孩子没有过多的唠叨,也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影响着他们。她13岁的小儿子小小年纪就充满孝心、爱心。每次买了好吃的东西或喜欢吃的食物,他总是先拿给卧病在床奶奶吃,让奶奶能够尝到一些新鲜的食物。看到妈妈每天又要照顾奶奶又要做农活,王国芬的小儿子每天放学后都会主动帮妈妈做家务。尊老爱幼成了这个家庭的家风,代代相传,根深蒂固。
王国芬孝顺婆婆,敬重婆婆的孝心孝行,深受周边邻居和村民的好评,也深深感染着大家。她的事迹也在周边村镇广为传颂,大家在口口相传中受教育和感动,在传颂中升华思想,学习榜样,有力地倡导了尊老爱老,敬老养老的优秀传统美德,为创建和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表率,树立了榜样。
好人寄语:“愿天下所有人都能赡养自己的老人,关爱自己的亲人,他们的幸福也是属于你的幸福!”
道德点评: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华夏儿女的道德准则,王国芬用她的大爱孝心,感动着周围群众,大家在传颂中受教育,在传颂中受感动,在传颂中升华思想,在传颂中学习榜样。有力地倡导了尊老爱老,敬老养老的优秀传统美德,为创建和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表率,树立了榜样。
审稿:白雨锶
责任编辑:夏天
来源:雅安日报/北纬网 日期: 2019-11-20 15:53:58
编辑:夏天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