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7-03-14 10:55:04
唐全英
唐全英在家中为残疾儿子周文穿衣
唐全英在家中照顾70多岁公婆为她端茶送水
唐全英在家中照顾残疾儿子周文
唐全英,1968年3月出生,汉族,汉源县顺河彝族乡洛尔村4组村民。
唐全英在极为平凡的生活中,表现出不平凡的形象,对建设和谐、文明的新农村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洛尔村是省级贫困县汉源县顺河彝族乡的一个村。在这个偏远的小山村有一个感人的家庭,村民们都说唐全英既是一位好妈妈,又是一位好老婆,还是一位好儿媳,唐全英的儿子叫周文,周文是一个不幸而又幸福的孩子,从小患上疾病造成智力2级、肢体3级残疾。
从周文两三岁开始,他们就踏上了漫长的求医路。夫妻俩从未有过一丝的抱怨,始终不离不弃,始终与一家人患难与共,他们节衣缩食为残疾儿子四处寻医求药,饱尝了求医的种种艰辛,周文的病情还是没有多大的改善。家中本不宽裕,求医问药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生活陷入拮据,还向亲戚朋友邻居借了不少的钱。这么多年来,十多万的花销对一个农村家庭实在是一个沉重的包袱。谈到这些,唐全英没有丝毫的后悔,总是怀揣希望:谁让我是妈,他是儿,我永不放弃!经济的压力不小,夫妻俩还得面对巨大的精神折磨。周文心理不健全、不正常,时常发癫狂,乱吼、乱说、乱扯、乱动,面对这些,唐全英悉心照料、轻言细语、及时更换衣服,用爱来化解儿子的烦愁和不适。唐全英说:我是当妈的,捆他我心痛,锁他我难受,文儿心头清白的,他是病人,需要理解和爱啊。
周文每次犯病,唐全英都要腾出手中的活,全身心地照顾他。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她每时每刻无不盼望着儿子病情有所好转,但现实却不遂人愿,她除了给儿子喂吃喂喝外,还要给儿子换洗很多的脏衣服,一天下来,自己也累得腰酸背疼 ,周文手脚僵硬,诸如换衣服,洗头,洗澡,洗脸等看似生活中的小事,在他身上,却成了一件又一件“大工程”。
“冬天给他换衣服,累得我一身都是毛毛汗。”唐全英说,儿子的手伸起就伸起,毫不配合,穿衣服扯东扯西的,要换很久才换完。
给儿子洗澡,更是难以想象的“艰难”,至少需要两个人才能完成,专门一个人把儿子抱起,一个人用力握住儿子的手脚(儿子控制不住自己的行动,时常乱蹬),另外一个人加紧擦洗。
冬天的夜里,更是唐全英最难熬的日子,她起码要起床四五次,儿子老是一个姿势睡觉,很难受,也容易周身麻木,必须起床为他翻身,遇上儿子抽搐,把被子蹬掉了,要为他盖铺盖,看见儿子难受,还要半夜起来给他按摩…… 20多年来,唐全英没有睡一个囫囵觉,每天晚上11点以后睡觉,早上6点起床,中间还要起来两三次,帮儿子盖盖被子,这样算下来一天休息也不过几个小时,一起床就忙着准备猪食,干家务、做早饭、喂饭,等家里收拾差不多,天亮了,她就下地去干农活。晚上,周围的人家早已进入了梦乡,她还在屋里忙活路……,每天省吃俭用只为儿子能吃好,唐全英平时生活节俭,舍不得为自己买件像样的衣服,吃饭也是能省则省,但对待儿子却从不吝啬,一日三餐总是变着花样为儿子做饭,生怕他吃不好。唐全英也无经济来源,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又外出打一段时间的工,所有的重担又落到了丈夫身上。
残疾儿子是她一生最大的心事,唐全英因过度劳累,身体大大小小的毛病越来越多了,他时常会思考一个问题:我现在只要一天能动我就要养育好我的儿子,要是那一天不能动了,或者年迈了我的儿子可怎么办啊…….我最放不下的就是他,说着说着就流下了眼泪,每每思考到这里自己都会悄悄找一个角落哭上一会儿。
在照顾儿子的同时,唐全英还得照顾七八十岁公公婆婆,为他们端茶送水、为他们添衣送暖、和他们聊天解闷、同他们商量家事。家庭和睦、孝老爱亲的言行打动着村里人,村民不仅对他们表示崇敬,还增添了对他们的信任, 2001年刘正祥被选为村委副主任,一当十几年。村里的大凡小事他都要过问,到乡政府一趟得走十多公里,村里的灾后重建、困难帮扶、基础设施、发展致富都是他经常牵挂的、忙活的。唐全英更是支持丈夫的工作,在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唐全英不等、靠、要,而是选择到遥远的新疆打工挣钱。
唐全英不仅是一位良母,也是一位贤妻,夫妻俩结婚近30年,一直相敬如宾,互相尊重,遇事细商量,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从未因家庭锁事吵过嘴。其夫刘正祥为洛尔村副主任,是村民心中的好村官,是上级党委政府眼中的好干部。一些村民说:“刘正祥能当好这个村官,唐全英的功劳最少有一半。”为了让丈夫全身心投入工作,把工作搞好,让村民受益,早日致富,唐全英主动挑起家庭重担,一方面支持丈夫在村里的工作,做到接待热情,服务周到,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做的不做,丈夫的一言一行,她都心知肚明,默默配合。家中生活拮据,唐全英从未向丈夫抱怨过,从未通过丈夫谋取丝毫的利益,从未向政府伸手要过一分钱,没有享受低保,不拿困难补贴,放弃申请任何民政救助——拿她的话说:老刘在村里是干部,自己不能拉他的后腿,困难救助应该给失去劳动能力的村民,我自己有双手能自力更生。
在当好贤妻良母的同时,唐全英也不失为一个好儿媳,她以同样的耐心和细心照料着年迈的公婆。洛尔村本身是一个比较偏远贫困的农村,但她照顾病患儿子和公婆从来都是一丝不苟,无微不至,在相邻之间广受夸赞。
20多年如一日,唐全英夫妻用爱心和责任心为残疾儿子、为父母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空。40多岁的他们,额上增添了与年龄不符的皱纹,头发也悄然变白,他们并不在意这些,在他们眼里,对方是最美的,家人是最可爱的。他们用朴实的言行演绎着勤劳善良、自力更生、永不抛弃、有家就有爱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好人寄语:为了孩子,我愿意付出一切,不抛弃不放弃,因为我想做一名合格的母亲。
道德点评:我望着摇篮,我的儿子在成长,我没有休息的权利!唐全英的事迹恰好体现了我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责任编辑:夏天
日期: 2017-03-14 10:55:04
编辑:夏天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