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9-11-20 15:38:40 来源:雅安日报/北纬网
夏俊林,男,汉族,75岁,退休特级教师,现为汉源县关工委五老志愿者,第五届四川关爱明天十佳五老。获评为2019年度敬业奉献好人
夏俊林退休后走遍汉源高山峡谷51所学校,与年轻老师交朋友、解难题。他创新校外辅导工作方法,他写下长期总结的教学体会数万字,把多年摸索出来的育人心得,通过遍布全县的青年教师,传递到广大的中小学生中。他编写有益于青少年学习成长的课外读物,协助学校开展科研课题及实验工作,促进立德树人教育、素质教育探索和实践。
近年来,山区学校教育水平和质量如何提升和发展,成为热议话题。雅安汉源县关工委校外辅导团团员、四川特级教师、五老志愿者夏俊林选择用双脚和双手,来为山区教育的发展保驾护航——双脚去走村下乡,双手写教学研究材料。
夏俊林与孩子谈心谈话。
2017年10月底,夏俊林荣获”四川省第五届关爱明天十佳五老”的荣誉。有人问他:“是什么促使您走遍汉源30个乡镇的山山水水,将多年摸索出来的育人心得,传授给青年教师?”
“只有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才会提上去。我只是做了我该做、又能做的事。孩子们好,我就快乐。”夏俊林总是笑着说。朴素的话语,透露着一位老人最朴素的愿望,也蕴含着对山区孩子们满满的关爱。
75岁的夏俊林,家住雅安汉源县富林镇,家中摆设简单,只有一些旧家具,让他最上心的就是他的书和教学笔记,其中数万字的教学笔记随身携带,白纸黑字,密密麻麻的心得总结都是他写出来的。
夏俊林和孩子们一起唱歌。
数年来,夏俊林从县城所在的三所小学,到周边的太平村小、青富村小学,再往外延伸半径达数百公里的中小学校,他走遍了30个乡镇的山山水水,甚至爬上海拔两千多米的坭美彝族小学。在75岁的高龄时,为了去偏远山区教学,常常自己赶公共汽车,途中忍饥挨饿。
“不会用电脑是我的遗憾,只能一笔一划地写出来。”夏俊林打趣地说。他不会用电脑,便用手写,厚厚的笔记,是他观摩青年教师的课,亲自查看乡村教师的教案亲笔写出来的心得。
夏俊林示范课堂教学。
“山区生活艰苦、待遇差,很多青年教师进去不久,就想出来。山区村小学生少,他们积极性也不高,有的教案就是抄课本,敷衍了事。”夏俊林曾结识到一个青年教师,22岁下乡做了语文教师,“这个孩子最‘厉害’的就是快,一本书竟然半个学期就教完了?我很痛心,他教得快,孩子跟得上吗?怎么能这样教呢?”之后,他多次与这位青年教师交流谈心,并把自己的教学经验传授给他。如今,这位青年教师已经调离了那个村小,但依然没有忘记夏俊林对他的教诲,常常还会打电话给夏俊林,谈他的教学进步。
夏俊林也常思考,怎么才能提高更多学校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素质?他分析,新来的乡村教师,大多刚刚大学毕业,缺乏学习的机会,也没有教学资料参考。只知灌输知识,而不是真正的教书育人。
“一流的老师是启智慧;二流的老师教方法;三流的老师是灌知识。村里很多老师还停留在三流的阶段。根本没办法教好学生。”夏俊林说,学校老师业务素质差,农村孩子如何能成才?于是,他便想把多年摸索出来的育人心德,传授给在岗的青年教师们,也让他对下一代的那份关爱,真正传递到广大的中小学生身上。
夏俊林给孩子们进行课外辅导。
夏俊林每到一所学校,必要做三项工作:第一,听课。课前课后,他都会与授课的青年教师细致地交流,交换意见,小到重点设计到课堂教学方式,他都一一了解询问;第二,办讲座。夏俊林从教几十年,一点一滴总结出来的教学经验,都会豪不吝啬地传授给青年教师们。第三,面对面辅导、谈心。通过这一方式引导青年教师对教材展开专题研究,精心设计课题教学结构。同时,他还主动地关怀青年教师的生活难题,真心的和青年教师交朋友。
2004年,夏俊林退休了。他从事教学17个年头,又研究如何教学整整20年。夏俊林要把长期总结的教学体会,把多年摸索出来的教书育人心德,写下来汇编成册,传递给汉源县广大的老师和同学们。
夏俊林开始收集教科书相关资料,实地四处走访教职员工,认真整理几十年的教学笔记。2012年,夏俊林经过长达八年的孕育和思考,花费了七个多月的时间,他着手编写的厚达250多页的教学参考书——《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与学》终于完成。在那段日子,夏俊林谢绝了一切社交活动,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在书桌前一坐就是十多个小时。有段时间,他的老伴儿外出了,而他则因太过于专注和痴迷写书,竟然忘记了饥饿,一天才吃一顿饭,而且还是泡的方便面。夏俊林不会使用电脑,厚厚地书稿全靠钢笔一笔一划写成,写完了又花钱到电脑摊子打印装订成册。初稿完成后,夏俊林还听取了几十位老师的意见,又花了三个月进行仔细修改。而这本《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与学》书籍,也深受全县小学教师喜爱。
至今,夏俊林已经写了17本教学参考书,共计一百多万字。包括9本小学数学系列、5本语文知识系列、2本家庭教育以及1本长征资料汇编。目前,他正在编写《现代教学观对小学生能力的基本要求11种》。
2015年,在夏俊林的牵头下,和校外辅导团的老教师们,圆满完成了一项名为《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的国家级课题。
在闲暇时,关爱留守娃也是夏俊林这位老教师的生活主题。富林镇市荣社区有30余名留守儿童,父母都在外打工,一到周末放假和寒暑假期间,孩子们就成为了街坊口中的“野孩子”。夏俊林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加入到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中。
为了让孩子们既感受到关爱,也让孩子们在玩耍中有所收获,夏俊林发动几名退休老教师到这个社区开设趣味课堂,比如兴趣英语、毛笔书法、趣味计算、特色音乐等。逢节假日,从早上九时开始,老教师们就轮流上岗,义务为孩子们进行辅导。课余还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写作业、玩游戏,老少同欢笑的场面成为社区里的美好画面。
从2013年4月走进汉源县市荣社区,夏俊林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动便一直坚持到这批孩子们小学毕业。除此之外,夏俊林和老教师们还为留守儿童复印学习资料、歌单;为优秀儿童发放《弟子规》光碟、笔记本;为筹办留守儿童校外活动展版;为孩子们编印教辅资料;一共出资6500多元。还以个人名义赠送各种学习用品,以及资助困难儿童的学习费用等。每次谈及这些,夏俊林总是笑着说:“低调一点,做了就算了,不用统计了。”
好人寄语:人,总是要活得有点价值。我一辈子和教育打交道,退休后又在社会上找到了育人的舞台,我要继续自己的教育事业,发挥余热,奉献我的一生。
道德点评:日复一日的探索和坚持,年复一年的投入和辛勤,夏俊林用一份责任心和一颗爱心,谱写了一位退休老教师瑰丽的晚年,奏响了一曲春风化雨细无声的爱心乐章。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李桃月
审稿:白雨锶
责任编辑:夏天
来源:雅安日报/北纬网 日期: 2019-11-20 15:38:40
编辑:夏天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