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7-06-27 18:06:20
陶雄辉,中共荥经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外宣办主任、荥经县政府新闻办主任。这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干部,一个二十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在“4·20”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他坚持做一名忠实于党、服务为民的思想传播者,坚守在工作的前沿阵地,前行在探索与奉献的路上。
责任的担当者
五十多岁的陶雄辉,再过几年就将退休了。在很多单位,这样的老同志早就退居二线过清闲日子了。但陶雄辉却是一个大忙人,他主抓宣传部常务工作,分管外宣、网宣和互联网安全工作,事情多难杂繁。一天到晚忙着开会、策划活动、接待记者、指导年轻干部工作业务,还要亲自深入基层了解我县灾后重建、产业发展动态,寻找新闻亮点,挖掘整理荥经本土文化,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把脉。为了做好业务工作,陶雄辉不顾年纪大、时间紧,提高新闻稿件的撰写水平,深钻苦练专业摄影技术,精心策划各类思想文化宣传活动。周末,陶雄辉经常扛着相机踏遍山山水水,深入工厂车间,拍摄荥经风光,记录经济发展面貌,为宣传荥经收集第一手素材。他自己在活到老、学到老的同时,还时时不忘关注、提携年轻同志,培养他们业务能力,传授他们工作方法,引导他们开拓创新。在他的带领下,宣传部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亮点频出。不少年轻人在他的影响和指导下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造就了一支优秀的思想文化宣传队伍。
“4·20”芦山地震发生后,在确保荥天路救灾生命线的畅通过程中,陶雄辉带领宣传部同志,从高速公路出口到天凤乡凤槐村沿途设立6个临时记者接待站,为国内外新闻单位和媒体记者提供后勤保障。与此同时,陶雄辉还迅速深入全县21各乡镇,及时了解全县受灾情况,及时协调、组织各级媒体奔赴受灾企业、村庄和灾民家中,及时收集灾情信息,及时开展宣传报道,把荥经的灾情传到省内外;及时把控舆论导向,把各级关怀传给基层群众;地震当年,陶雄辉接待国内外各级媒体三百多家,平均每天接待记者数十余人次,亲自撰写新闻稿件两百余篇(条),拍摄照片数千幅,通过不懈努力,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提供舆论支持和宣传保障。
灾后恢复重建中,陶雄辉发扬“5+2”“白加黑”的工作方式,长期坚持深入重建第一线,随时掌握重建动态信息,深入了解民众心声,挖掘灾后重建亮点,捕捉新闻宣传热点,及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和新闻通气会,全力以赴搞好感恩氛围营造,创新策划各级各类宣传活动,为灾后重建把脉,为舆论宣传造势。强化灾后重建感恩氛围营造,引领全县人民铭恩感奋重建美丽新家园。在农房重建、城房重建等民生工程建设中,充分发挥媒体监督和舆论引导作用。
时代的弄潮儿
“认真做事,只能把事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这是陶雄辉的口头禅。为了“讲好荥经故事,传播荥经声音,提升荥经形象”,在荥经县灾后重建的三年时间中,陶雄辉带领团队科学策划全县群众宣传、新闻宣传和网络宣传活动。对传统媒体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判,顺应当前新兴媒体发展趋势,建立和健全新闻发言制度,组建信息通讯网络,构建立体宣传格局。构建荥经县网络舆情监管平台,实行网上问题网下解决,开展了互联网宣传和网络舆情引导处置工作,成功引导处置“杨胖子挞挞面”“牛背山游客车祸”等多起突发舆情危机,及时沟通群众、化解矛盾问题,为雅安市地震灾后重建舆情处置提供了先进的工作模式;探索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组建队伍,建成“中国珙桐之乡”官方微博和“美丽荥经”官方微信平台,指导全县各乡镇、部门建设网络问政平台、创建QQ工作群、部门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矩阵,创新了新闻舆论宣传方式,提高了科学重建的宣传工作效率。
在荥经县党政部门领导中,陶雄辉是为数不多的老同志,但更是一个“潮人”,他每天通过上网了解国内外大事,了解互联网上关于荥经的各类信息,他每天通过微博、微信,发布或转发荥经县灾后恢复重建信息。工作再忙,也要坚持策划、指导官方微博、微信平台围绕中心工作、挖掘重建亮点,捕捉热点要闻,制作、发布专题讯息,及时将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给基层群众,大力宣传荥经县灾后恢复重建成果。
“从年龄上讲,他是一个老同志,从观念上讲,他却是年轻人。”在宣传部全体同志心目中,陶雄辉同志是工作的创新者,是时代的弄潮儿。
文化的守望者
面对荥经县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陶雄辉在干好思想文化宣传工作的同时,长期钻研文化典籍,研读各种版本的《雅州府志》《荥经县志》等各类地方文献;走民间、访乡贤,收集、整理和撰写本土文化资料;探古迹、觅幽踪,寻访、拍摄和研究荥经本土文化实物。他的大脑中,汇集了最详实的荥经文化资料;他的镜头下,成就了最丰富的荥经本土图片库。他为荥经县文化、旅游重建出谋划策,为文化产业重建发挥力所能及的指导或参谋作用。
守望本土文化,陶雄辉不是一味的固守,更在于挖掘和传承。近年来,陶雄辉拓展宣传渠道,主动对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四川在线等主流媒体,对荥经黑砂文化、云峰寺佛教文化、南丝路文化、茶马古道文化和红色文化进行了传播和宣传,让外界了解千年传承的严道文化,让荥经借灾后重建契机,焕发文化的魅力风姿。
三年来,陶雄辉先后主持编印了《2013,我们这一年》《一座小城的光影故事》等多种荥经灾后恢复重建宣传册页、画册。他潜心进行艰辛的图片拍摄、甄选,文稿撰写和修改等工作,虚心访专家、请名师,借智借力,提升文本的编写质量。在他的带领下,荥经县委宣传部和县文联创办了《珙桐林》文苑。这本文苑成了解荥经县本土文化和重建发展的一个窗口、一张名片。
为了促进荥经县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陶雄辉曾经连续几天几夜进深山、走老林,饿了啃干粮,渴了喝山泉,探明荥经县龙苍沟境内多处不为人知珙桐林群落,为龙苍沟国家森林公园提供了难能可贵的数据信息;他曾经多次翻阅大相岭,探寻茶马古道遗迹,甚至痛风发了,还坚持在行进的路上,拍下了无数珍贵的图片;他曾经二十多次顶风冒雪上牛背山,开展各种实地考证、气候监测和实景拍摄,并提炼、撰写牛背山资料文献,为牛背山景区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性的坚守者
“正直做人,踏实做事,”这是陶雄辉的人生信条;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这是陶雄辉的人格写照。
“公正无私,廉洁有为,”这是陶雄辉的党员本色。
工作接地气,做人有底线,这是认识陶雄辉的所有人对他的评价。
工作三十多年,历经多种岗位。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干部,他本可以选择退居二线,每天喝喝茶、看看报,悠闲度日,但他却选择坚守岗位,亲临工作第一线。宣传部的工作可深可浅,但他没有避重就轻,用汗水苦干,用智慧巧干,开创出荥经县思想文化宣传工作新局面。
青丝转白发,壮歌伴华年。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党员,完全可以凭借资历使使嘴、发发话,指挥手下干事就行,但他却长期坚持开放思想,创新思维,临阵指挥,躬身一线,呕心沥血开创出荥经新闻宣传、舆论引导的新态势。
这就是陶雄辉,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干部、老党员。把党性放在心底,用行动诠释当下。他永远是一个思考者,永远是一个探路人,永远是一个忙碌者。
他和他的团队,永远在路上。
好人寄语:“认真做事,只能把事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
道德点评:他是平凡的人,干的是平凡的工作。年过半百的他今后还要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继续坚持下去,干好这一份党和人民交给的事业!
责任编辑:夏天
日期: 2017-06-27 18:06:20
编辑:夏天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