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7-03-14 10:12:56
李杨
李杨在检查线路
李杨在维修设备
李杨,男,25岁,汉族,四川大川电力有限公司芦山大川电厂工人。
6年多来,他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立足本职岗位,刻苦钻研技术,勇挑工作重担,脚踏实地做好每一项专业技术工作,对电力工作的热爱已深埋在心中。
2009年,李杨毕业于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助理工程师,共青团员,入党积极分子,2015年被四川大川电力有限公司评为先进个人。
李杨进入大川电厂工作,成为一名电力工作者。他在各级领导及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下,日常工作中,敢于追根究底,敢于创新方法,认真负责,默默奉献,争创一流;他遵章守纪,团结同事,乐观上进,严于律己,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生活中发扬勤俭耐劳,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始终做到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在任何时候都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从小在山里长大的他想着知识改变命运,向往着大城市的生活,然而命运却让他来到了这气候环境恶劣、山高路陡的大川电厂工作,心理的失落可想而知。但他深知心态决定一切,只有适应这里的工作和生活,消除失落感才能把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于是,他把这当成锻炼自己的契机,把生活环境上吃的这一点苦当成是对自己的磨砺和人生财富。因此,他迅速调整了自己的心态,使自己愉快地去接受,去适应这种生活,适应这里的环境和工作。在厂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帮助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刚刚入厂不久的他便成为了电厂的技术骨干。同时,李杨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并于2014年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一年后被党组织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李杨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来提升自己的业务技能水平,并取得了高低压电工特种操作证、电动行车操作证、电工中级、电气值班员中级、助理工程师等,他说:“看着旋转的机组、高耸的杆塔,想着万家灯火合家团圆的温馨,我灵魂的房间因停电而漆黑的氛围摇曳起生命的烛火,我的心中涌起了一股莫名的感动,我的双肩感受到了什么是责任,我为自己能够从事这样一份工作而自豪,这就是我的选择我的路,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努力工作,为千家万户送去光明是我的愿望,所以我要终身为之奋斗不息。”
李杨业务上精益求精,永不知足。他文化程度不是很高,但他爱钻研,爱学习,爱琢磨工作上的事。从参加工作起,好学的他将满腔热忱投入到了学习当中。白天,他到现场接触设备,对照图纸和说明书,了解设备结构;晚上,他在灯下查看书籍,更深入地掌握设备的性能特点。在熟悉设备的同时,他还向老师傅们借来了许多检修方面的资料,学习技能,刻苦钻研,遇有不懂不会的问题及时向老师傅们请教。就这样,他凭借着这一股韧劲,在短短的三年里,他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实现了从跟班工作到独当一面的正岗,在此期间,工作中的风风雨雨也将他锻炼成一名检修工作的多面手。在工作期间,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和管理经验。但是,他从不满足,还时时注意加快自己知识的更新,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从书海从电脑从电视中不断获得新知。
作为检修维护班的一员,他在岗位上尽职尽责,忠于职守,多劳多得的事要干,多劳少得的事也要干,甚至是劳而不得的事,只要是工作需要更是带头去干,不计个人得失。在工作中时时处处为企业着想,为大家着想,带头做好表率。
李杨所在的班组承担着全厂发电机组和辅机的维护、检修、事故处理,是一个时刻准备应对事故处理的“技术活儿”。由于整天跟维修设备打交道,油腻腻的工作服,沾满油污的双手是给人的第一印象。作为一名维修一线工人,他在领导和工友们心目中有着响当当的分量,都说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他以精细严谨的作风,炼就了“听、闻、看、摸”的硬功夫,曾多次发现、排除设备重大隐患,被大家誉为设备维修岗位的“安全卫士”。由于设备数量、种类的,因此工作量较以往也随之加大。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熟悉设备性能。他首先借阅了大量的设备图纸,资料。利用一切时间,来熟悉设备性能。上班在单位看,下班带回家看。充分利用一切时间来进行学习,提高业务素质。每天到单位后换上工作服,就到各个电站进行巡查、检查。发现设备异常及时采取措施,用最短的时间排除故障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由于今年分厂生产任务的大幅增加,分厂的设备满负荷的运转。因此设备故障率大幅增加,为保证生产。他每天到单位后,换上工作服就来到生产现场解决实际问题。在今年的生产会战过程中,他每天早来晚走。从早到晚忙碌在生产第一线,由于设备利用率非常高,为了降低设备故障率。他精心组织小组成员加强日常的检查、巡查工作。并严格要求设备操作人员按操作规程维护保养设备,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因设备保养不当所造成的故障。为了保证设备正常运转,使故障设备得到及时的修理。每当设备出现故障就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修,确保设备小故障立即解决,大故障维修不过夜,保证了电厂生产的顺利进行。李杨主要负责全厂混流式机组顶盖排水作为机组技术供水的技改工作,协助厂长助理完成了长石坝电站和佛山电站的球阀技改工作。由于球阀技改工作都是在枯水期冬天进行的,而大川的冬天异常寒冷,在佛山和长石坝电站球阀安装的时候还需要起吊作业,一台球阀重达30多吨,在球阀转移起吊的过程中特别需要小心谨慎,一台球阀从组装完成转移到安装位置到安装完毕需要数天时间,冬季在行车上寒风刺骨冻的瑟瑟发抖,为保证起吊工作的安全可靠进行,必须站如松,在拼装中手不能有一丝的抖动,否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每次技改工作,他每天早上天刚亮就起床就到工作现场进行设备的准备工作,中午吃完饭就开始工作,一直要到晚上10点多才收工。
今年年初,刚刚过完大年,大川遭遇了罕见的寒冬,道路积雪严重,行车困难,大川电厂也开展了“抗冰灾、保发电”的战役。小牛颈电站断水、断电、断路,通往小牛颈电站道路结冰严重,检修的交通车被堵在公路上,无法顺利到达小牛颈电站,李杨和维护班的队员们步行为小牛颈电站送去汽油,在寒冬中为电站值班的员工送去温暖。在今年的大修项目中李杨负责的马桑坪电站1号机组过流部件大修工作最为艰巨,由于蝶阀无法关闭严密,需要关闭电站进水闸门和2号发电机组排水来配合1号机组检修,同时刚好送出线路计划停电抢修,但是时间紧迫,这样就需要尽快完成1号机组的检修工作,为企业减少发电损失。使命、责任、风险,让所有参与这项工作的各级领导、广大员工都深深地感触到责任的凝重、任务的紧迫,正常检修需要八天的时间。在他的带领下,维护班的队员们在现场轮流加班,天天都是不眠夜晚晚灯火通明,不间断的安装调试设备,只用了4天时间就完成了检修任务顺利发电,为2016年的发电任务开了一个好头。
在李杨的眼中,没有星期天,也没有节假日,在每次的检修中,他总是细心记录,遇到如节假日保电等,他总是带领大家精心进行事故预想、分析事故预案,提前做好应急准备。当人手不够时,他也总是第一个主动放弃休息加入到工作中,在2016年的新年里大家都回家过年了,他还坚守在岗位上保证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不论是天寒地冻,还是盛夏酷暑,哪里有应急事故处理,哪里就有李杨的身影。
在检修高峰期,紧张的工作使得检修班人员格外繁忙,检修人员长时间的工作往往会比较疲惫,此时是最容易麻痹大意、最容易出错、最不安全的时候。他除了毫无保留地给检修人员教授技术,还随时给大家灌输安全生产工作理念。“不要粗心大意,保证安全检修才最重要”。在平凡的岗位上,每次工作他都要提醒周围人员注意安全,时刻提醒着每个检修人员牢记遵章作业的要求,严格两票三制和严格遵循检修规程制度,确保了安全。在他组织的上百次检修工作中,没有出过一次违章行为和安全事故。
李杨是一个平凡的人,和他相处最大的感受是寡言少语、诚实勤恳、默默的工作,他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有的只是无私无畏、默默奉献,但他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现了一位优秀生产工作者的风采,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感人赞歌。以诚待人,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对别人抱着诚挚、宽容的胸襟,对自己怀着自我批评、有过必改的态度与大家交往。他只是一个平凡而执着的工作者,他那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上进心,正是他在平凡岗位上锐意进取的动力,为企业美好明天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好人寄语:看着旋转的机组、高耸的杆塔,想着万家灯火合家团圆的温馨,我灵魂的房间因停电而漆黑的氛围摇曳起生命的烛火,我的心中涌起了一股莫名的感动,我的双肩感受到了什么是责任,我为自己能够从事这样一份工作而自豪。
道德点评:他发扬勤俭耐劳,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始终做到老老实实做人。工作中他敢于追根究底,敢于创新方法,认真负责,默默奉献,争创一流,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任何时候都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责任编辑:夏天
日期: 2017-03-14 10:12:56
编辑:夏天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