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7-03-14 11:02:47
看望慰问脑瘫儿童
看望慰问白血病患者
刘华诚
刘华诚,男,汉族,1936年7月出生,现年80岁,1996年7月从雨城区工商联党组书记、副会长、秘书长岗位退休,现任雨城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关爱工作团团长。
刘华诚从2001年4月关爱团成立担任团长到现在已14个年头,在他的带领下,关爱团成员由最初的3人增至现在的52名。15年来,他尽心尽力,做了一些有益于社会和群众的“关爱”工作,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所负责的工商联关工委,先后被省、市、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关爱工作团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个人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2015年7月)、省优秀老干部志愿者(2014年1月)、省光彩事业先进个人(1996年)、全市老干部志愿服务先进个人(2014年3月)和市、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区优秀共产党员和市老龄工作先进个人。
关爱活动既不是古稀老人必须干的事,也不是党委、政府下的“硬指标”,但是,扶贫济困、做好事、做善事的工作在刘华诚心中从未中断过。只要知道哪里有弱势群体,哪里有难题,就主动牵线搭桥,联络社会爱心人士,尽力协助帮扶。
有的人听刘华诚的“官衔”成“关工委关爱团”团长,奇怪怎么与“关公”关云长扯上关系了,加之关爱团包括刘华诚本人仅3名成员,因此,有人以为刘华诚退休后,改行做起了与“关工”有关的“无本生意”。
2002年助残日前夕,刘华诚找到当年城关镇时的一位个体户,希望得到个体户对关爱团开展助残日活动的支持。不料,对方笑呵呵说:“大家都晓得,老刘您的儿女都敬老孝老,您退休了不在家好好把身保养好,怎么干起这跑腿做媒当红娘的无本买卖了?”说归说,玩笑归玩笑,这位个体户二话不说拿出了在当时数目可观的400元递给刘华诚,道:“你干的事情一定有你的道理,我支持您,但有个条件:只出资,不出力,不出名。”
早在1995年,四川日报报道了雨城区康藏路一居民儿子考上重点大学,因无学费钱,全家人一筹莫展。刘华诚了解情况后,立即联系到民营企业家黄启人一次性资助这位贫困学生5000元,使他圆了大学梦。这也是他资助的第一个学生。从此以后,黄启人每年都要资助贫困学生,十五年来仅资助贫困学生进中学、上大学的就有300多名。
2003年2月8日,雨城区南郊乡余家村4组村民张发平在西藏务工从阿里地区扎达县回家过春节,途经海拔5600多米的建山大阪时遭遇雪灾,28岁的一位四川同乡不慎掉入山沟,张发平在施救中手、脚被冻致残,两只小腿截肢,10个手指也只剩下右手大拇指和左手的大拇指、食指,受到事发地民政部门褒扬。2010年初,张发平使用多年的假肢已破烂,但家庭困难无钱更换。刘华诚耳闻后,率关爱团成员经过进一步的了解,向市区民营企业家罗志辉通报,引起强烈震撼,当年6月即捐赠10000元,全额资助张发平安装新假肢,以及从雅安到成都的往返车费和食宿费用。
2014年2月14日,雅安日报以“最美乡村妈妈”报道了芦山县石延乡农民杨绍英在爱情与母爱的两难选择中,选择了母爱,为收养在路边抱回的脑瘫孩子和9年前捡养的1名女弃婴,与丈夫离婚。16年来,她尽心抚养两个被抛弃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的感人事迹。刘华诚和关爱团名誉团长姚洪俊看到报道后,专程到名誉团长、民营企业家王治瑶家,将此事与王团长商量,寻求帮助。王团长及时与芦山县的一位民营企业家联系,委托到杨绍英家了解实情,核实后,会同他领导的金融协会成员商议,为杨绍英进行帮扶。3月21日,刘华诚、姚洪俊、王治瑶将捐赠的10000元现金及棉被、大米、清油等生活用品送到杨绍英家,并表示下一步将对杨绍英的房屋修建和生产、生活等方面进行帮助。
俗话说得好,隔行如隔山。刘华诚率领关爱团一头钻进关爱的天空,也在有着互帮互助浓厚氛围的雅安大地“好事传千里”,知道关爱团的人越来越多,刘华诚的信息也越来越广泛,而媒体自然成为刘华诚开展关爱活动的“信息千里马”。
陈文全是雨城区大兴镇周山村的村民,1990年代初前往金沙江畔的藏区务工。他的勤劳质朴赢得当地藏族女青年扎西翁姆哈达般纯洁的爱情,两人喜结连理并有了一儿一女,一家人过着平淡却幸福的生活。几年后的一天,已经读初中的大女儿回到家中见父亲病倒了,经诊断患有脑梗塞、贤功能衰竭、扩张性心肌病等,还有半肢体瘫痪。陈文全从此卧床不起,全家人的生活重担就落在扎西翁姆身上。当地党委、政府按规定最高额度给予政策照顾,但重病在身的陈文全因在当地仍处于贫困境地,就连给大女儿的“生日宴”也仅仅是煮的一锅红薯,他不得不选择了放弃对身体的治疗。一天,关爱团名誉团长姚洪俊从当地媒体看到《丈夫患病十年 妻儿悉心照料》的报道后,向刘华诚通报此事并动员关爱团成员分头做工作,捐款捐物。另一名誉团长、一家民营医院的院长何正超,还将陈文全专车接到医院治疗。让扎西翁姆意想不到的是,经过治疗的丈夫身体日益好起来,住院一月,何正超一分钱都没收取。
2014年3月,刘华诚在送温暖的活动中,见到市政府金融办副主任潘军,他观察到潘主任是一位有爱心的在职领导,于是向潘主任提出在开展全国第24个“助残日”活动时希望得到潘主任的大力支持,随即刘华诚与市关工委商量开展此次活动,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潘主任协调市融资协会资助了5万元,市关工委基金会资助了2万元,区关工委关爱团组织捐款6500元,于5月15日开展了近十年来规模最大的助残活动,为住院康复治疗的67名脑瘫儿童和全区102名困难残疾人(其中18岁以下残疾人87名)送去慰问金74300元。
刘华诚做关爱工作主要是牵线搭桥,动脑、动嘴、动腿,汇聚民营企业家、爱心人士和“五老”志愿者在志愿、量力的前提下,为弱势群体送温暖,献爱心。仅从2010年以来的四年中,共开展40多次活动,走遍了全区18个乡镇,为 送去了棉被、毛毯、食油、大米等物品和现金30多万元,捐物600余件。
在关爱团成员中有一组数据表明,关爱活动不仅只是牵线做媒做“无本生意”,关爱团的老同志们也在尽力而为。2010年,关爱团20人捐款1850元;2011年36人捐款4400元;2012年28人捐款4450元。2013年68人捐款9350元。
这些关爱活动是“授人以鱼”的短期效应,根据关爱团联系民营企业家较多的情况,刘华诚思索用这个平台为全区乃至全市做点长效实事。
2011年春节期间,刘华诚应邀参加多营镇老年协会茶话会,与区工商联副主席李加斌不约而同谈起开展关爱活动的话题,希望在事关农村长远发展的产业项目上做文章,由家庭确实困难的农民确定种植什么、养殖什么,再由关爱团协调民营经济人士全额出资扶持,通过帮扶,成片拿下贫困户,帮助他们走上小康路。
两人一拍即合。当即决定由关爱团负责协调联系一个贫困山区,连片开展产业项目“扶贫式”关爱,受到雨城区委、区政府领导鼓励。经多方推荐和调查摸底,确定了距市区33公里的严桥镇帮扶16户家庭贫困户,并提出“按需关爱,全额支持,户主管理,共奔小康”的连片关爱活动原则。
受助对象之一的王学兵是许桥村2组村民,年幼时因身体原因落下残疾,上学不久父亲就生病,一家人生活的担子就全压在他母亲赵安琴一人肩膀上。因此,王学斌在学校只读了一年书就回到了家里,7岁以后因疾病直到现在30岁了,身高仅有90cm。妹妹王小艳也因为家里穷,读到初中二年级就退学回到了家里做农活。如今,在关爱团的热情帮助下,他家发展2亩花园得到买茶苗,以及种植管理所需费用的全额支持。王学兵说,关爱团的这种关爱活动,实际上是帮助没有经济支撑的贫困家庭,在追求发展中只赚不亏的好事。王学兵说,他家有了2亩茶园,再加上拥有勤劳的双手,今后的生活只会越来越宽裕。
在严桥镇,林竹、茶叶等种植业与养羊等养殖业一道,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支撑,1亩茶叶的收入一般在5000元左右。新和村银田组年近七旬的罗怀泽老汉是1966年入党的老党员,老伴长期患病,儿子罗光华是聋哑人。他与王学斌一样,同时受益于关爱团的“扶贫式”关爱活动,关爱团名誉团长何正超全额帮助他建起了新羊圈,从凉山州买回3支种羊,走上养羊脱贫的道路。
“4.20”芦山地震发生时,正是刘华诚痛风复发期,家中还有一个101岁岳母老人。2013年4月25日,他接到兴瑞公司关工委副主任付永兰电话,准备前往中里、多营、芦山看望受灾职工。他为了不让家人担心,背着家人悄悄赶到灾区参加慰问活动。当他看到中里龙泉村一家六口就受难3人,重伤1人,心情十分悲痛。返城后,当即召集关爱团“五老”志愿者动员为受灾群众献爱心,先后三次组织17人到上里、中里慰问9户灾民,送去物资及现金5800元。
2014年刚开始,刘华诚又马不停蹄的组织“五老”和爱心人士开展暖冬行动,从1月6日到春节前夕1月27日的22天中,共开展了11次暖冬行动,为严桥、凤鸣、中里等7个乡镇和两个社区,两个敬老院的177名“五保”老人,受灾群众,留守儿童,贫困家庭送去毛毯、棉拖鞋、香肠等暖冬所需用品。
好人寄语:“一个人活在世上,一要对得起自己,二要对得起社会,能为社会做一点有益的事情,才能体现人生的价值,能为他人带来幸福,是我最大的快乐”。
道德点评:刘华诚在市、区关工委,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的支持下,做了力所能及的实事,为党和政府排忧解难,虽然现在不在其位,但一直发扬奉献精神,主动作为,为党解忧,为国尽责,为民解难,尽心尽力。
责任编辑:夏天
日期: 2017-03-14 11:02:47
编辑:夏天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