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7-02-21 15:35:23
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损害社会诚信和社会秩序,已成为当前影响群众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大公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央领导同志分别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抓紧研究提出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措施,着力堵塞监管漏洞,坚决铲除犯罪土壤,切实保护人民群众利益。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相关指示批示精神,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中国人民银行联合相关部门、组织银行和支付机构开展多项检查和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支付结算管理,推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向纵深发展。
自今日起,本报将开辟“加强信息保护和支付安全 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欺诈主题季活动”专栏,连续宣传解读支付管理相关政策文件、普及支付安全知识、剖析支付风险表现形式以及宣传支付风险防范手段,寄望通过专栏让广大市民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识破层出不穷的金融骗局,保护自身信息安全,财产安全。
央行深入分析支付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 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加强账户实名制、阻断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资金转移的主要通道、加强个人支付信息安全保护、建立个人资金保护长效机制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筑牢金融业支付结算安全防线。
《通知》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损害社会诚信和社会秩序,已成为当前影响群众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大公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央领导同志分别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近年来,多次专项整治行动陆续展开,取得良好成效。去年9月23日,中央综治办联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发布《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就打击治理工作作出周密部署。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国务院工作部署要求和《通告》,针对公安机关反映的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情况,人民银行深入分析了其中支付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制定了《通知》,从加强账户实名制、阻断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资金转移的主要通道、加强个人支付信息安全保护、建立个人资金保护长效机制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筑牢金融业支付结算安全防线。
个人账户如何分类?
我们应该如何合理使用银行分类账户?
Ⅰ、Ⅱ、Ⅲ类账户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为有效兼顾支付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让个人能更好地分类管理自己的账户,合理分配账户用途和资金,防范资金风险。2016年4月1日,央行正式实施建立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机制。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分为Ⅰ、Ⅱ、Ⅲ类。
其中,Ⅰ类户为当前个人在银行柜面开立、现场核验身份的账户,具有全功能;Ⅱ、Ⅲ类户为通过银行柜面或者互联网等电子渠道开立的银行账户,具有有限功能,且需要与Ⅰ类户绑定使用。
Ⅰ类户是全功能账户,可以办理存款、转账、消费缴费、购买投资理财产品等,使用范围和金额不受限制。个人的工资收入、大额转账、银证转账,以及缴纳和支付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业务应当通过Ⅰ类户办理;
Ⅱ类户需与Ⅰ类户绑定使用,资金来源于Ⅰ类户,可以办理存款、购买银行投资理财产品、消费缴费等;
Ⅲ类户主要用于网络支付、线下手机支付等小额支付,可以办理消费缴费。
因此,Ⅰ类银行账户与Ⅱ、Ⅲ类银行账户的关系就像是“钱箱”与“钱包”的关系。个人大额资金可以存储在Ⅰ类户中并通过Ⅰ类户办理业务,而个人日常网上支付、移动支付以及其他小额、高频支付,则尽量通过Ⅱ、Ⅲ类户办理。
个人开户数量有什么限制?
有效遏制买卖账户和假冒开户的行为,强化个人对本人账户的管理,建立个人账户保护机制,自2016年12月1日起,同一个人在同一家银行(以法人为单位)只能开立一个Ⅰ类户(为银行结算账户),在同一家支付机构只能开立一个Ⅲ类户。其中,个人在同一家银行已经开立Ⅰ类户的,不再新开Ⅰ类户,只能开立Ⅱ、Ⅲ类户。个人在2016年12月1日前已经开立的Ⅰ类户不受此次规定影响,仍然保持正常使用。
多余闲置的银行卡会有哪些危害呢?
目前,每个银行有一张卡可以免年费,闲置的卡则会被自动扣管理费、年费。如今,大部分银行对多年不用的借记卡都会采取在一定期限后转为“睡眠卡”的方式。“睡眠卡”期内,如果恢复卡片使用则需要补齐欠款。另外银行卡开立较多容易为银行卡诈骗提供可乘之机,不法分子凭借着收来的大量银行卡,从事非法洗钱、逃税、为网店刷信用、行贿送礼,甚至是损害持卡人个人信用,泄露持卡人个人信息等犯罪活动。
既然闲置卡会被收费,那把闲置卡扔了呢?
处理闲置银行卡的正确方法有两种:注销和降级处理。其中,降级处理指可以到发卡行将不常用的银行卡Ⅰ类户降为Ⅱ类户或Ⅲ类户,实现对资金的分类管理。
已开立银行结算账户如何分类管理?
为减少对社会公众的影响,此次《通知》主要对增量账户进行规范,即2016年12月1日起,个人在同一家银行已经开立Ⅰ类户的,不再新开Ⅰ类户,只能开立Ⅱ、Ⅲ类户。个人在2016年12月1日前已经开立的Ⅰ类户不受此次规定影响,仍然保持正常使用。
此外,《通知》要求银行应当对2016年12月1日前同一个人开立多个Ⅰ类户的情况进行排查,核实个人开立多个账户的合理性。个人开户数量较多的,银行应该要求个人作出相应说明。个人无法说明合理性的,银行应当引导个人归并冗余的账户,或者采取降低账户类别等措施,帮助个人合理存放资金,保护资金安全。
为了保证上述工作的顺利开展,建议用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一些闲置不用或用得较少的账户销户,将一些主要用于网络支付或小额高频支付的账户降级为Ⅱ类或Ⅲ类户。这样既可以实现个人资金的集中管理,又可以通过Ⅱ、Ⅲ类户来防范网络支付风险,更好地保护自身的资金安全。
银行非柜面转账业务有哪些新规定?
自2016年12月1日起,银行在为存款人开通非柜面转账业务时,应当与存款人签订协议,约定非柜面渠道向非同名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转账的日累计限额、笔数和年累计限额等,超出限额和笔数的,应当到银行柜面办理。
同时,除向本人同行账户转账外,银行为个人办理非柜面转账业务,单日累计金额超过5万元的,应当采用U盾等数字证书或者电子签名等安全可靠的支付指令验证方式。单位、个人银行账户非柜面转账单日累计金额分别超过100万元、30万元的,银行应当进行大额交易提醒,单位、个人确认后方可转账。个人通过自助柜员机转账的,发卡行在受理24小时后办理资金转账。在发卡行受理后24小时内,个人可以向发卡行申请撤销转账。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新规还就支付账户转账业务提出新要求。自2016年12月1日起,支付机构在为单位和个人开立支付账户时,应当与单位和个人签订协议,约定支付账户与支付账户、支付账户与银行账户之间的日累计转账限额和笔数。
买卖账户、假冒开户有什么后果?
为提升不法分子和相关单位、个人的违规成本,《通知》规定,自2017年1月1日起,银行和支付机构对经设区的市级及以上公安机关认定的出租、出借、出售、购买银行账户(含银行卡,下同)或支付账户的单位和个人,组织出租、出借、出售、购买银行账户或支付账户的单位和个人,假冒他人身份或者虚构代理关系开立银行账户或支付账户的单位和个人,5年内停止其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3年内不得为其新开立账户。同时,人民银行还将上述单位和个人信息移送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并向社会公布。
如何有效保护自身银行卡信息安全?
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网银U盾、手机,不借给他人使用,一旦丢失立即挂失;开通银行账户变动短信提醒,定期检查账户资金交易明细和余额;不要随意丢弃银行卡刷卡消费或使用ATM设备的交易凭条;不要轻易向外透露身份证号码、账号、卡片信息等;不轻信、不回拨收到的异常信息或电话,如接到银行、支付机构打来的电话,应当重新拨打客服电话进行核实;谨防木马病毒,不点击短信、网络聊天工具或网站中的可疑链接,不登录非法网站,慎扫不明来历的二维码,慎连免费wifi;妥善设置银行卡密码,多张银行卡不使用同一密码,并定期更改银行卡密码;有效防范资金风险,使用资金额较少的银行卡或开立Ⅱ、Ⅲ类户专门用于办理网络支付;将银行卡磁条卡更换为芯片卡。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社会公众发现以下异常情况时要立即联系银行或者扣款支付机构进行处理,或向公安机关报案。
收到银行发送的非本人行为的异常交易短信;已开通银行账户变动短信提醒,但手机在一段时间内无法收到任何短信;收到假冒银行短信,且个人信息和卡片信息均正确;在不能确认安全的网站上输入了银行卡信息,或不慎点击可疑短信中的木马链接;向陌生人透露了卡片正反面信息;在商户POS 机刷卡或在ATM上使用银行卡时发现设备异常。
发现受骗后应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如果银行卡被盗,要立即拨打银行客服电话挂失或通过手机银行自行操作,减少损失;及时掌握手机银行卡非本人的交易证据,如:去最近的银行查询余额并打印凭条,证明涉案银行卡在自己手中,本人及银行卡均不在盗刷地;一旦银行卡被盗刷,要尽快到公安机关报案或拨打110报警,保存回执,便于在向银行主张权利时有据可查。
如果误入钓鱼网站,并输入密码,应在第一时间联系银行、支付机构,采取相应应急措施,同时向当地警方报警;如果还能登录账户,要立刻修改支付密码、登录密码,同时查看是否有可疑交易,如果有,立刻拨打银行或支付机构的客服电话;如果还输入了银行卡信息,要立刻致电银行申请临时冻结账户或电话挂失;如果已经不能登录,要立刻拨打银行或者支付机构的客服电话,申请对账户进行暂时监管;同时,使用最新版杀毒软件对电脑进行全面扫描,确保钓鱼网站没有木马。如果发现有,要在确认电脑安全后,再次修改登录与支付密码。
发现账户资金被盗,要在第一时间修改密码,同时转出余额资金;进入交易管理,查找可疑交易,保留对非授权的资金交易;如果被盗的是银行卡账户,要立刻致电银行申请临时冻结账户或电话挂失。
中国人民银行雅安中支提醒广大公众,在《通知》实施过程中,银行和支付机构向个人重新核实身份,不会以任何理由要求个人提供密码、短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也不会以任何理由要求个人进行转账等涉及账户资金的操作,个人只需携带本人身份证件到银行柜面或者按照银行和支付机构规定流程核实身份即可。由于个人通过自主柜员机发起的转账业务,在受理后24小时之内可撤销,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转账撤销实施新的诈骗,请大家收款时务必审慎确认,防止不法分子借机实施诈骗。
人行雅安中支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胡月
责任编辑:郭涵
日期: 2017-02-21 15:35:23
编辑:郭涵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