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11-12 09:19:29 来源:雅安日报
王才斌(右)正在查看芥菜苗长势
近日,在雨城区草坝镇香花村(原清溪村)蔬菜育苗基地内,当地村民王才斌看着地里长势喜人的芥菜苗,开始盘算着今年的收成。
“这片面积约8亩的芥菜育苗基地,是今年9月村里与一家企业签订订单协议后种植的。这些芥菜苗都是我自己培育的,将免费分发给村民们。近日,已有不少村民前来移栽芥菜苗,预计可种160亩土地,3个月后将收获数十万公斤芥菜,今年村上可单凭此项产业收入20多万元。”王才斌说。
几年前,王才斌还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他不仅是村里的种植能手和致富带头人,还成了香花村村委会副主任。“得益于国家的扶贫好政策,以及自己的勤劳肯干,才让我逐渐走上了致富奔康路。”王才斌说。
转变思想观念 发展养猪产业
王才斌是一名80后青年,家中共有6口人,年迈的父母常年疾病缠身,无劳动能力,妻子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王才斌虽然年轻、勤劳,但由于没有致富路子和资金来源,全家6口人只能靠他一人打工维持生活。2014年,他家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自从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后,当地镇、村干部以及驻村帮扶工作组多次到王才斌家走访,在掌握了解了实际情况后,便鼓励他发展能繁母猪养殖。“当时听到养猪,我觉得没有出路,而且自己也没有技术和本钱。”
为了让王才斌转变思想观念,帮扶干部多次上门给他做思想工作,为他宣传养猪产业发展前景及相关扶持政策,还请来技术员为他讲解养殖技术。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王才斌逐渐打消了顾虑,决定先向亲戚朋友借钱养猪。
随后,王才斌靠借来的1万元买了4头能繁母猪,一年下来,4头能繁母猪产下了22头猪仔,加上打工收入,2015年底,王才斌一家顺利摘掉了“贫困帽”。尝到了甜头的王才斌下定决心:认真搞好养殖业,增加投入,扩大养殖规模。
得益于国家扶贫产业政策的支持,2017年,王才斌申请了5万元免息贷款,全身心投入养殖事业,并认真钻研养殖知识和技术,还主动向他人讨教养殖经验。在王才斌不断努力下,2017年年底,他出售生猪90头,实现纯收入45000元。
“多亏党的好政策和扶贫干部的真心帮扶,我才能发展起养猪产业。”2017年,王才斌还带动周边30多户村民发展养猪产业,且都获得了较好收益。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2019年王才斌的养殖场实现了存栏猪400多头。但在当年7月,因为生猪患病,200多头初生猪仔先后病死,损失十分惨重,命运再次将他推向了贫困的边缘。
种植生态蔬菜 带动村民致富
正当王才斌不知该何去何从时,当地镇、村和相关帮扶干部主动与王才斌沟通联系,鼓励他重拾信心,从头再来。
后来,王才斌看到同村村民种番茄有不错的收入,他便也有了发展生态蔬菜种植的想法。于是,王才斌将该想法告诉了村“两委”,随后村“两委”和帮扶干部积极为他协调20多亩闲散土地,并为其争取了2万元产业扶贫基金。
有了土地和资金,没有后顾之忧的王才斌开始学习科学种植和管理技术,每日起早贪黑,虚心请教专业人士。几个月后,他很快掌握了熟练的种植技术,对蔬菜种植有了信心。
敢于尝试新产业的王才斌,将20多亩土地全部种上了莴笋,三个月后,便获得了良好的收益。有了第一笔种植蔬菜的收入后,王才斌便继续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并新建10余亩大棚基地,种植番茄、辣椒等。
“10余亩地的蔬菜大棚,全部种上了番茄和辣椒,番茄产量高,价格也好,1亩番茄有1万多元的纯收入,1亩辣椒有3000多元的纯收入。”王才斌说。
不少村民看到生态蔬菜种植带来的效益和商机,也开始萌生发展蔬菜种植产业的想法,于是大家纷纷向王才斌请教种植技术和知识。在王才斌带动下,以村民闲置土地为依托,香花村实现了生态蔬菜种植规模化发展,仅发展蔬菜产业这一项,2019年该村收入就达60万元。
王才斌说,接下来,他想在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生态蔬菜,扩大销售渠道,让全村蔬菜直接从菜地进超市、社区,让消费者吃到放心菜。并希望通过生态蔬菜产业的发展,让村民腰包越来越鼓,大伙的日子越过越好。
魏蓓蓓 本报记者 郑雨莎
审稿:程普 白雨锶
责任编辑:夏天
来源:雅安日报 日期: 2020-11-12 09:19:29
编辑:夏天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